【2】回到明朝(1 / 2)

朱友亮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躺在炕上了,身上還蓋著一條棉被。此時他想說話卻說不出來,想起身卻渾身僵硬。腦袋更是疼得像要裂開,無數斷斷續續的畫麵像幻燈片一樣不斷湧入腦海。

房門外軍戶宋千斤正笑眯眯地和一個挎著藥箱的郎中說話,”許郎中,您真是妙手回春,這是診金~您收下~”

那郎中推了幾下沒推掉,也就收下那一吊錢,”老夏,用不了這麼多~用不了這麼多~~”

宋千斤笑道:”你能起死回生,這錢還給少了~”

許郎中笑了,”我隻是個郎中,不是神仙,友亮要是真死了,那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白搭,這是公子命不該絕~~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厚福~~”

“那是~那是~~”宋千斤的老婆宋李氏正好端著一個大白瓷碗走了過來,”我家友亮是福星,那自有老天爺保佑,福大命大~~”宋李氏臉上笑開花了。

朱友亮躺在炕上聽得分明,他是孤兒,無父無母,而且聽門外人說話,也不象是現代人。看來自己非但沒死,還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換了一個新的身體。朱友亮毫不容易在被窩裏用手輕輕摸了幾下自己的新身體,顯然這幅身子骨比自己原來的身體瘦弱了許多,隻是手上也沒有繭子。

“兒啊~~來喝藥了~~”宋李氏端著大瓷碗推開房門。

“你~你是我娘?”朱友亮有些不適應地問道。

“哎呀~~當家的~~許郎中,快來看看,友亮不認識我這個娘~~”宋李氏一聽這話,急得大叫。

“怎麼~~怎麼~~?”宋千斤和許郎中趕緊進屋,許郎中眯著眼睛把了把朱友亮的脈,有摸了摸朱友亮的頭,再翻了翻朱友亮的眼皮,才說道:”定是顱中有淤血,隻要淤血散了,就沒事了~~朱大叔,我給友亮開個活血化瘀的藥,七貼下去肯定見效。”

宋千斤堆笑地謝道:”又要麻煩許郎中了~”

“哪裏的話~我許忠醫人從來都是醫好為止,留個病根那不是砸自己招牌?”

其實朱友亮不得不裝失憶,他對這個陌生的地方一無所知,所以便抱定不多說一句話,先把情況摸熟了再說。許忠很快就開好了藥方,臨走時還囑咐宋李氏,多和朱友亮說說以前的事,這樣對朱友亮的病情有幫助。於是宋李氏就每天坐在炕邊幫助”兒子”恢複記憶。期間,宋友亮的腦海裏幾次有斷斷續續的記憶浮現,幾次昏厥過去,一些前世的記憶慢慢得到了回複。

原來朱友亮此刻身在崇禎九年大明山東登州府境內、大嵩衛下屬的海陽千戶守禦所。海陽千戶所隸屬大嵩衛,海陽守禦千戶所原有京操軍春班二百五十四人,秋班二百七十五人.守城軍約六十八人,屯田軍約六十六人。海陽千戶所有正千戶1員,就是自己的老爹宋千斤,副千戶2員,一個名叫薑懷仁、一個名叫許仁彪;鎮撫2員,分別是張貴山、馬有才;另有百戶李玉桂、劉大慶、徐解、於大海、孫有為、楊共慶、鞠平、常發、趙誌田、王有福10員,總旗左安民、傅大山2名,呂水根、陳阿土、鮑土根、謝阿大等小旗10名。其中宋姓和薑姓乃是當地土著,以後有許、張、馬、李、劉、徐、於、孫、楊、鞠、常、趙、王、賈、24姓軍戶落籍。

這戶人家是姓宋,戶主宋千斤是海陽千戶所的世襲千戶。自己這個身體叫宋友亮,與朱友亮一字之差,是宋千斤的小兒子,今年十八歲。他有一個姐姐,姐姐名叫宋友蓮,已經成家,嫁給了同屬大嵩衛下屬的大山所千戶夏百鳴之子夏鳴浩,早已不在海陽千戶所了。自己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大嵩衛的衛學裏讀書,幾天前放假回家,便去附近的昆崳山遊玩。在回家的路上卻不想半道上叫從天而降的一個鐵罐子砸中腦袋,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宋李氏提到的鐵罐子倒是讓朱友亮忽然靈光一閃,”娘,什麼模樣的鐵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