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底,清軍入關的大軍開始行動,向東北逃遁,比曆史上早了一個月撤退。所過之處都飽掠一番,向通州方向退去。可惜手握十幾萬重兵的劉宇亮根本不敢與韃子開戰,對與請求抄頭截尾阻擊清軍的將領會以“不必侈張迎頭邀擊之虛聲,恐敵聞風折轉,任其飽掠而去。”之語。二月初八,韃子自青山口出長城,十一日,全部退出長城。這次韃子入寇中原,持續近半年之久。左右翼兩軍輾轉數千裏,東逼燕京、西迫大同,南襲濟南,席卷直隸大部和山東、山西兩省。焚掠燒殺、不可勝計。韃子所過,民多殘破,一望荊棘、四郊瓦礫,荒草寒林、無人行蹤。
從一月底開始,皇太極與代善就在在塔山前線指揮作戰,一個多月來,他們已連敗明軍二十餘次,鬆山、塔山、杏山等城外台堡幾乎被掃蕩盡淨。其實皇太極之所以在派兵入關的同時,還要舉大軍攻打塔山,就是為了牽製山海關一帶的明軍主力,一麵深入南朝的大軍被前後堵截。
這一天皇太極與代善正立馬鬆山南崗,就見一驛卒將一封六百裏加急奏送到麵前。皇太極急忙拆閱:原來是多爾袞和杜度的戰報:深入南朝二千裏,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縣,二關;殺明總督二、守備以上將吏百餘人;俘獲人口四十六萬餘、黃金四千餘兩、白銀九十七萬餘兩;擊斃了大清的老對頭孫承宗全家等等。
皇太極看到這,心花怒放:“打得好!打得好!多爾袞他們真的過了黃河,了不起,不愧是朕的五虎上將,二哥你看。”皇太極沒有把戰報看完就將戰報遞給了代善。代善也欣喜地接過戰報,殼看著看著,原本滿是喜色的老臉忽然臉色驟變,緊接著便放聲大哭起來。
皇太極一愣:“二哥,這是怎麼了?”
“嶽讬、瑪瞻,我的兒呀。”代善捶胸頓足,“我的兒呀……”代善哭喊了幾聲,便背過氣去,搖搖晃晃,眼看就要墜馬。虧得一邊的侍衛眼疾手快,趕緊將代善扶下馬來。
皇太極急忙從代善手中拿過戰報,繼續往下看時,上麵寫道:嶽讬和輔國公瑪瞻於濟南城外沾染天花亡故,軍中也多染病。臣等無心再戰,不日就要班師。”皇太極當時便覺得眼前發花,也險些栽下馬,可一瞬間,他想到了二哥,於是強撐著過去,朗聲道:“去,傳太醫來!”
“喳!”
眾位將領見大清國兩位最高級別的人物如此狀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一時都驚呆了,須臾,回過神來的眾人便都聚了過來。
多鐸問道:“皇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皇太極流著淚,下令道:“立即停止攻城,撤回大營,嶽托與瑪占亡故了。”
“啊?”眾將幾乎是同時發出一聲驚叫。
代善今年五十六歲,雖身體硬朗,但禁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白發人送黑發人,四年之中,三個活蹦亂跳的兒子相繼亡故,叫他如何能承受得了如此殘酷的打擊,此時,他真的是肝腸寸斷。
金黃色幕布的大帳中,皇太極抱著代善的頭:“二哥,二哥。”
代善慢慢醒了過來,見自己枕在皇上的胳膊上,止不住又哭了起來,哥倆這回是放聲大哭。
阿濟格從前方撤了下來,聽到噩耗,同樣悲痛欲絕,他哭著喊道:“老天爺也太不公平了,怎麼這樣的事都讓二哥攤上了。”他勸道:“皇上,二哥,你們要節哀呀,人死不能複生。”
眾將領一齊跪下,齊聲道:“請皇上和禮親王節哀。”
皇太極揮揮手:“你們大家都下去吧,阿濟格和多鐸留下。”於是兄弟三人陪著代善,不停地勸慰,奈何代善不吃不喝,隻是靜靜地躺著,仰麵看著帳篷的頂,皇太極也不吃不喝,默默地坐著。
阿濟格心想:這麼下去怎麼能行?他命人將皇太極強行扶到了中軍大帳,然後返回身來勸代善道:“二哥,你不能總是這樣,你要是有個好歹的,叫皇上怎麼辦?皇上要是有個好歹的,大清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