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誰都不是傻瓜(1 / 2)

崇禎十四年二月中旬,李自成攻破洛陽。

殺死福王的消息才傳到了北京的。消息之所以遲,是因為洛陽已經沒有地方官向朝廷飛奏,而是住在開封的河南巡撫李仙風得到確實消息之後,然後向北京發出十萬火急的塘報和奏本。洛陽的事,幾天來北京朝野已經有些傳聞,但是誰也不肯相信,認為是不可能的。在李自成破洛陽之前,住在北京的人們心中隻有個張獻忠,知道李自成名字的人很少,原來知道他的人也幾乎把他忘了。如果僅僅是破永寧這個縣城也不會引起北京朝野的注意。十幾年來,內地州、縣城池失守,成為常事,在北京確實早已算不得重要新聞。李自成的人馬在永寧殺掉一個萬安王,才使這件事有新聞價值。但是萬安王畢竟是一位不重要的郡王,又同當今皇上不是近族,所以這件事在北京不能成為轟動的新聞。關於李自成是從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到河南的,有多少人馬,如何行事,幾乎沒有人關心。直到破洛陽和殺福王的消息正式報到北京,才真像是晴天霹靂,使大家猛一震驚。從此以後的十來天內,不論是在大小衙門,王。侯、貴戚邸宅,茶館酒肆,街巷細民,洛陽事成了中心話題。

崇禎得到飛奏是在快迸午膳時候。他登時臉色大變,頭腦一蒙,幾乎支持不住,連連跺腳,隻說:“嗨!嗨!嗨!”隨後放聲大哭。他從來沒有在乾清宮中這樣哭過,使得乾清宮的大小太監和宮女都十分驚慌,有頭麵的都跪在地上勸解,沒有頭麵的都在簾外和簷下屏息而立。一個站在簷下的老太監,曾經服侍過萬曆和天啟,一向不大關心宮外的事,總以為雖然有戰亂和天災,大明江山的根基如鐵打銅鑄般地牢固。他日夜盼望能親眼看見國運中興,此刻忽然知道洛陽的消息,又見皇上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淚,不忍再聽,腳步蹣跚地走到僻靜地方,輕輕地悲歎一聲,不自覺地說道:“唉,天,可是要塌下來啦!”

崇禎哭了一陣,一則由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也聞信跑來,跪在他的麵前勸解,二則想著必須將洛陽事稟告祖宗神靈,還要處理洛陽的善後事兒,便止了哭,揮退眾人,孤獨地坐在乾清宮西暖閣的禦榻上沉思。

午膳時候,撤去了照例的奏樂,將幾十樣菜減到十幾樣,叫做“撤樂減膳”,表示國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崇禎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陽的事,悲從中來,簌簌淚下,投著而起。原想午膳後休息一陣,方去稟告祖宗神靈,現在實在難以等待,他也不乘輦,步行去奉先殿,跪在萬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周後聽到消息,傳旨田、袁二妃,太子和永、定二王趕快來到坤寧宮,率領他們趕到奉先殿。因為不奉詔不得入內,便一齊跪在殿門外,勸皇上回宮進餐,不要過於悲傷,損傷“聖體”崇禎哪裏肯聽,反而哭得更痛,皇後等勸著勸著,一齊大哭起來。因為皇帝、皇後、皇貴妃、貴妃、太子和二位小王都哭,眾多隨侍的太監和宮女無不哭泣。從殿內到殿外,一片哭聲,好像就要亡國似的。

這天下午,工部把新築好破虜將軍大印以及一身做工精細的山文甲和一柄同樣精雕細琢的龍泉寶劍送到了崇禎麵前。

“這是什麼?”崇禎雙目因為哭泣而變得通紅浮腫。

“這是陛下下旨,專為登州總兵宋友亮打造的大印、盔甲和寶劍。”工部官員小心翼翼地答道。

“對~~真還有宋友亮!”崇禎強打起精神,“改~”

“改?”工部官員聽不懂崇禎在說什麼。

“改為破賊將軍印。”崇禎取出錦帕,輕輕地擦了擦眼角,“讓兵部發文,封宋友亮為破賊將軍,領兵赴河南絞殺闖賊。”

“遵旨~”工部官員心裏暗暗叫苦,這下又要日夜趕工了。

崇禎話音未落,隻見王承恩急匆匆地從殿外跑來,工部官員趕緊借機離開。

王承恩說道:“陛下,宋友亮上表請戰。”

“請戰?他又要揚帆出海去遼東嗎?”崇禎有氣無力地說道。

“非也,他聽說闖賊肆虐河南,亂我大名心腹之地,說攘外必先安內,自願請戰河南。”王承恩答道。

“好~~”崇禎一聽這話,立刻象一個被打足氣的癟氣球一樣鼓舞了起來,“各地兵將畏賊如虎,接到調令都是陽奉陰違。難得宋友亮還想著精忠報國,為國除賊。”

“但是~”王承恩又用很低沉地聲音說道:“宋友亮說自己年輕氣盛,有資望不夠,請求陛下派幾個德高望重又沉穩老練的老臣和熟悉地方事務、辦事幹練的地方大員一起前往,以助統籌全局。”

“他到謙虛”崇禎笑了笑,隨即忙問:“他說要誰一起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