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蓋州,殺建奴~”
“進蓋州,殺建奴~”
明軍將士是滿懷著仇恨和複仇的心裏讀過清河,走向蓋州城的。其實,事實上,在建奴軍撤離的那時候開始,蓋州城裏的漢人百姓已經開始了報複。
“建奴,你平時不是威風的很嗎?怎麼今天蔫了?”
“賊殺的建奴,你不是想睡我媳婦兒嗎?今天老子把你媳婦兒、女兒一塊睡了~”
“德克濟克老爺,你那天不是要我學狗叫嗎?你老這麼喜歡狗,今天給大夥兒叫幾聲聽聽~”
蓋州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割掉了辮子,手裏拿著木棍、菜刀追打建奴的漢人,他們見到明軍進城,無不高呼萬歲。於是在沈陽、遼陽發生的一幕幕,便在蓋州、複州和金州重演。
雖然有濟爾哈朗在後麵壓陣,但是建奴軍的撤退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從蓋州去到海州,需要翻越北部的丘陵地帶。明軍不僅有騎兵咬住他們的尾巴,明軍的步兵也不知疲倦似的,在丘陵間不停穿插,然後利用有利地形,幹擾建奴騎兵的正常撤退。
明軍的騷擾給建奴的撤退帶來了很大麻煩,也僅僅是麻煩而已,小股的明軍雖然像林子中的野狼一般,出沒無常,但也不敢直接招惹建奴主力。吃了幾次小虧以後,濟爾哈朗索性讓三旗大軍聚集在一起,沿著開闊地帶一路疾行。而在隊列最外圍的弓箭手,隻要發覺兩側的草叢灌木中有什麼風吹草動,就立刻一陣亂箭,這才算是擺脫了明軍似乎無處不在的騷擾。
宋友亮的目的,是要讓建奴自己往明軍的優勢火力上撞,從而大量殺傷建奴的有生力量。事實證明,碩托與阿達禮這兩個莽夫也確實那麼做了。隻是,濟爾哈朗的及時出現拯救了兩紅旗將士的性命,使得宋友亮的戰略目的沒有完全實現。
由於戰線比較長,暫時沒有足夠的水泥和鋼筋來加固蓋州的城牆,所以蓋州城依舊用傳統的辦法加以加固。隻是在形製上增加了更多的馬麵牆、棱牆和牆垛。
李率泰曾經隨父親李永芳長期駐守遼南,對遼南一帶比較熟悉。進入蓋州城之後,李率泰便領著一個腦後留著發辮的中年男人來見宋友亮。
“你是建奴?”宋友亮鄙夷地看著那條豬尾巴。
“回大人,小的是漢人~”那中年男人戰戰兢兢地答道。
“是漢人為什麼還留著這豬尾巴?好看呐?”宋友亮愈加不客氣地喝斥道,“哦,我明白了,你一定是建奴在蓋州的偽官,要被斬首的,所以才沒有割掉辮子。”
那中年人頭低得更低了。
這時,李率泰在一旁說道:“軍門明鑒,他名叫唐效益,是蓋州知縣,雖然依照軍門的命令,所有偽官一概處死,家產抄沒。但是他在任期間,一直是愛護百姓,愛民如子,興修水利,獎勵耕織,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把建奴的州縣管理的這麼井井有條,好讓建奴在前線攻打我大明的州縣時沒有後顧之憂嗎?”宋友亮揶揄道。
唐效益滿頭大汗,他壯了壯膽子,說道:“大人這話說得恁蠻橫無理?如果官兵能保遼東不被建奴蹂躪,我等又怎麼會做建奴的偽官來委曲求全呢?”
李率泰扯了扯唐效益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說這麼衝的話。
宋友亮聞言反倒是笑了,他說道:“是啊,要是遼南一直在我大明治下,你說不定就是大明的蓋州知縣了。就衝你有膽說這番話,又為蓋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就賣李將軍一個人情,饒你不死~~但是你這知縣還能不能繼續當下去,我可就不敢保證了。”
唐效益趕緊拜謝道:“多謝宋軍門不殺之恩,當不當知縣不重要,我唐效益還是會繼續用自己的方式為蓋州百姓某福。”
李率泰也是很感激宋友亮送的人情,一番拜謝後,領著唐效益出了轅門,正巧碰上張鼐提著一顆建奴人頭大步流星地走來。張鼐跟李率泰不熟,所以隻是隨便打了個招呼,而李率泰確實清楚地看到張鼐手裏的那顆人頭正是鑲紅旗督戰隊牛錄、那個監督自己殺自己兄弟的海達安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