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潰逃的唐通部下有一部分還是回到了李自成營中,告知了從東北新有明軍援軍的消息。
“遼東方向?難道是宋友亮?”李雙喜心裏一陣發怵,他還記得當年三十裏鋪大敗的慘狀。
劉宗敏卻不以為然,笑道:“怕他個鳥,姓宋的來了最好,咱們就著熱湯下餃子,連吳三桂帶宋友亮一勺撈了。”
李自成也對自己的軍隊充滿了自信,說道:“那是當然,朕僅是不同往日了,當年三十裏鋪,朕是敗在宋友亮的火器之下,如今你們看,朕的火器也不少。再加麾下的百戰精兵,揮兵直取遼東都不在話下!”
眾將一起恭維道:“大順皇帝陛下萬歲~~”
“哈哈哈!”李自成爽朗的大笑。
四月二十二淩晨,吳三桂首先發起進攻,指揮吳兵經過一個上午的奮戰,奪回了山海關大部。李自成便在關內石河以西列陣,“北至山,南至海”,排成一字長蛇陣。二十二日下午,李自成下令對東羅、西羅和北翼三輔城同時進行攻城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衝天,硝煙彌漫,整個大地也劇烈的顫動起來驍勇善戰的大順農民軍像潮水般一樣衝向山海關城,衝鋒、布置大炮、架雲梯……隨後便進行著激烈的廝殺。
好不容易剛剛奪回山海關的吳軍立即陷入苦戰之中。雙方在山海關城與石河的兩個戰場上同時進行著廝殺,場麵可以說是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雙方軍人的喊殺聲、兵器對碰聲、馬嘶聲、炮彈爆炸聲以及受傷垂死的呻吟聲響徹整個山海關地區的上空。
雙方都動了真格的,把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所以雙方拚殺的很激烈,連空氣中都是血腥味前邊的士兵戰死了,後邊的士兵接著上前應戰,屍體很快便堆滿了戰場,密密麻麻的,像魚鱗一樣排著,血流成河,而雙方依舊是不顧一切的廝殺著,直到對方被自己徹底消滅。
在石河一帶配合吳兵郭雲龍部與順軍作戰的是和當地士紳生員組成的鄉勇,當地士紳,組成地主武裝,其中有不少知識分子——“生員”參加組織“鄉勇”,他們助餉白銀7850餘兩,稽查戰馬120餘匹,以助吳軍,他們共同督率這支“鄉勇”,經過短期訓練,投入戰場。他們由一個姓臧退休武官帶領,奉命率部列營排陣。
這是一場拚死的惡戰,吳軍與農民軍部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以戰勝對方。臧武官和郭雲龍對順軍發動突襲,直殺入敵軍中軍大帳,但是沒能殺死敵軍大將。順軍隨即發動反突襲,也衝入郭雲龍營內,臧姓武官發現後,急率兵解救,將順軍擊退。生員譚有養、劉以禎等衝入農民軍營中被擊斃,還有一些生員被擊傷。
戰鬥從早晨開始,一直激戰到中午,吳軍與鄉勇有些招架不住,西北防線被突破。有數千名順軍騎兵飛奔至關城的西羅城北側,正要登城,守禦此處的吳將又以偽降欺騙攻城的順軍將領,暗中傳令偏將從北坡魚貫而下,偷襲順軍,同時,城上守兵轟擊,順軍的進攻被打退,遭受嚴重傷亡。
順軍大戰石河西,李自成又以部分兵力攻打北翼城。“此城逼山受敵”,順軍集中兵力直取,欲打開一缺口,負責指揮守北翼城的山海關副總兵冷允登拚死防守,屢次擊退,又屢次進攻。至次日晨,順軍蜂擁強攻,竟直撲到城下,有的已登城,情況十分危機,冷允登隻得率親丁拚力堵擊。當地鄉紳馬維熙、劉克禮、呂鳴章、馬維熙等十人率鄉勇及時趕到支援,與吳兵一起奮擊順軍,保住了東羅城。
吳軍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承受住了英勇善戰的順軍的不間斷的重擊,與之大戰一整天,曾幾度危機,又幾度轉危為安。戰況已顯示出吳軍的頑強戰鬥力,稱得上是一支勁旅。
吳三桂在山海關前拚命,而宋友亮正坐鎮後方,命人準備了大批白色紗布,發給即將出戰的士兵。
張鼐把一塊大大的紗布蒙在臉上,笑道:“大將軍,難道又要張某作為響馬麼?”
顧君恩笑道:“非也,昨天我夜觀天象,發現昨夜有月暈,俗話說月暈午時風’,我料今天必有大風,到時風沙一起,有這紗布蒙臉,將士們才好殺敵。”
張鼐哈哈一笑,“你到想得周到。”
這時,小兵來報:吳三桂不敵李自成,再次退到了一片石,並連派多人前來求援。
宋友亮聞報,大笑道:“好,實際成熟了。大明將士們,出發~”
“吼~”
且說吳三桂領著敗兵一路且戰且退,直到一片石一帶,這次順軍沒有給吳兵機會,而是以摧枯拉朽之勢衝過了九門口。
吳三桂眼看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不得已退到溪穀便一塊大石上,他抬頭望天,隻見天色忽然漸漸灰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