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廓山一戰,明軍損失七千餘人,乃是宋友亮騎兵一來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宋友亮自責不已,在陣亡將士的哀悼大會上,宋友亮嚎啕大哭了一番,隨即割發代首,仍入火中,說道:“宋友亮輕敵,以至於七千壯士戰死沙場,本該以死謝罪,但是天下未定,隻能先割發代首以謝罪。”
說罷,宋友亮大聲說道:“讓我們為戰死的將士默哀!就像往常一樣,壁上眼睛,雙手環抱胸前,聽到鍾聲十下停止!”說著,宋友亮首先閉上眼,雙手環抱胸前。台下將士也紛紛閉眼。
鐺~鐺~鐺~
鍾聲敲了三下,台下將士紛紛睜開了眼睛,這時,有三個依舊閉著眼,雙手環抱胸前的兵士格外刺眼。
“細作!”明軍將士一聲爆喝,無數尖刀就頂到那個三個人的前胸後背,直到這時,這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默哀,所謂的鍾聲十下停止都是試探~~
那三人之中一個黑大漢昂然道:“既然被你拿了,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殺了他們~~為死去的兄弟報仇!”將士們齊聲高喊。
“噤聲!”軍中的軍吏們高聲喝道。
“噓噓~~”隻眨眼的功夫,數百高聲喊叫的明軍立刻鴉雀無聲起來。
那黑大漢環視四周,笑道:“安國公治軍果然有方,難怪戰無不勝!我死也名目了!動手吧!”
宋友亮淡然道:“我們殺了你為我軍將士報仇,貴軍也會殺我軍將士為貴軍戰死的兵士報仇。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漢人還要流多少血?”
那黑漢子坦然道:“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屠得百千萬,自為雄中雄!”
“胡扯!”宋友亮罵道:“殺自己人算什麼本事?要是男子漢,就該象霍去病那樣驅逐胡虜。”
黑大漢聞言一怔。
宋友亮說道:“我放你們走,你們回去告訴孫可望和李定國等四位將軍,早日歸順,我期待著與他們一起躍馬疆場,追殺胡虜的時刻!”
黑大漢又是一怔,隨即拱手道:“那就謝了!”說罷邁開大步與同伴出了明軍大營。
黑大漢便是李定國的副將,他回營之後,向李定國轉述了宋友亮的原話,李定國若有所思。這時,孫可望來了李定國營中,副將又向孫可望轉述了宋友亮的話。
孫可望不屑道:“這是亂我軍心的話,如果再有第七個人聽到這話,我斬了你的頭~”說罷孫可望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在九龍灣設伏,與宋友亮決戰。”
“九龍灣?”李定國的思緒立刻回到了戰爭上。
“不錯~就是九龍灣!”孫可望說道:“九龍灣是一處被開辟為采石場懸崖,有用不盡的礌石,而且也不怕火攻。九龍灣對麵是一滿是樹林的燕背山,正好有用不完的滾木。隻要這仗打好了~~雲南就還是我們大西的天下。”
孫可望為了這次阻擊戰做足了準備,他派人提前幾天上九龍灣和對麵的燕背山,準備下了大量的礌石滾木。同時還派出了大批探子,部分晝夜的打探周圍的小路,一旦發現,立刻用巨石和大木堵塞。
孫可望將部隊編成4個分隊一字排開,由南向北依次由孫可望本人、艾能奇、李定國和劉文秀統領。為了增強戰鬥力,孫可望特地新募了雲南與廣西邊境的五千狼兵加入大西軍。
狼兵是起源於明朝中期,是當時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又叫“俍兵”,“狼兵”主要分布在廣西西北部以及貴州南部部分地區,由於作戰勇敢故稱“狼兵”明代朝廷曾調遣“狼兵”到江浙一帶抗擊倭寇和鎮壓廣西瑤民起義。抗倭一戰中,“狼兵”在其頭領瓦氏夫人率領下英勇善戰,能以少擊眾,十出而九勝,使倭寇聞風喪膽。戰事結束後,“狼兵”被朝廷派遣到桂平一些邊遠山區的交通要道屯兵落戶。在明朝,曾經有過“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的稱號,廣西部隊是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曾經在明朝快滅亡的時候,在寧遠大戰中力挫當時天下無敵的清八旗軍,據說袁崇煥的關寧鐵騎中有6000廣西狼兵充當主力。狼兵很是厲害,一到遼東駐地即與清軍肉搏,廣西兵的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
當天下午,作為先頭部隊的吳三桂郭雲龍部五百騎兵進入了九龍灣一帶,他們立刻被警覺的蘇格蘭軍哨兵發現孫可望立即下令讓勇將艾能奇阻擊。艾能奇指揮步兵用長矛列好方陣,封鎖郭雲龍北端,不給關寧軍騎兵留下迂回的空間,迫使他們隻能沿狹窄崎嶇的小路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