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九江軍情(1 / 2)

武昌城外,長江水滾滾東去。

宋友亮手按城垛,望向東方,喃喃道:“俗話說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如今咱們就要去建業了!”

一旁李信送上一份奏折,說道:“公爺,這是孫閣老、方閣老等人上的表奏!”

“他們說什麼了?”宋友亮不打算看奏折內容。

“老詞兒~對於南京方麵,還是以和為主。”李信說道。

一旁的顧君恩說道:“畢竟弘光也是明室宗室,大臣們這麼想也是有理的。”

宋友亮笑道:“其實不需他們多說,李定國我都等不予追究,難道還容不下一個福王?”宋友亮轉過身來,望向天際的夕陽,又笑道:“隻要弘光不做無謂抵抗~”

“報~~”

宋友亮話音未落,便有小卒一路小跑而來,“報大人,江西總督楊廷麟、江西巡撫劉廣胤急報:弘光遣左夢庚部三十萬大軍攻打九江。”

“哈!”宋友亮冷笑一聲,指著小卒手裏的塘報:“把這份塘報送去給孫、方二位閣老已經大臣們傳閱。”

“得令!”

九江城外,打著左字軍旗的營寨連綿十多裏。

左夢庚正和李國英、金聲恒等一眾部下正站在一處搭建起來的高台上向城中了望,各人的臉色都有一點陰沉。

從五月初十南京誓師後,左夢庚帶著大軍一路所向披糜,僅用了八天時間就攻到了九江城下,可是在九江城下,一路高歌猛進的左軍總算遇到阻礙,左軍已經在城下水陸兩路連攻了四十八天,九江城依然在北明官兵手中巋然不動。

這些天的攻擊,左夢庚軍在九江城下至少損失了二萬多人,雖然相對於他的三十萬大軍來說損失不大,可是卻折了不少銳氣,無論軍官還是士兵都士氣低迷。自古造反能成功者,往往靠的是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最怕陷入僵持狀態,因為一旦僵持,叛亂一方的士兵就會胡思亂想,軍心大降。而朝庭一邊有時間調集更多的力量過來,時間拖得越久,對於叛亂一方來說越是不利。

“屯兵堅城之下,素來就是兵家大忌!”左夢庚十八歲隨父從軍,今年二十八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少帥,而且生得和他父親左良玉一樣俊美,人稱左公子。

此時九江城牆上,密密麻麻的左軍士兵正在蟻附攻城,前排士兵將雲梯架起,然後冒著矢石往上爬,後麵是一隊一隊的士兵準備隨時補充。城上箭如雨下,不時有左軍慘叫著倒下,轉眼就被後麵的士兵淹沒。

“少帥,攻上去了,攻上去了。”一旁的金聲恒興奮地大叫起來。

左夢庚向城頭看去,果然左側有一隊士兵已經攀上城牆,正在城頭與北明軍兵士纏鬥,城頭官兵漸漸抵敵不住,步步後退,越來越多的左軍通過這個缺口正在向城頭湧去,短短時間已經登上了數百人。

“好。”左夢庚陰沉著的臉終於興奮起來:“傳令下去,攻破九江,全軍大索三日。”

“少帥有令,攻破九江,大索三日。”

“少帥有令,攻破九江,大索三日。”

“少帥有令,攻破九江,大索三日。”

這道振奮人心的命令一直從左夢庚所在的小山包一直傳到戰鬥最激烈的九江城下。所謂大索,就是允許士兵們入城後隨意搶劫。聽到這條命令,正在攻城的左軍士兵大震,嘴裏全都嗷嗷大叫起來,他們即成了叛逆,自然沒有什麼忠君愛國之心,一切都是為了女人財富。

負責傳令的下級軍官扯開破鑼嗓子吼道:“進九江,有錢有酒有女人。進不了,熱狗屎都吃不上~~兄弟們,殺呀!”。

已經攻上城頭的左軍更是雙眼通紅,恨不得馬上將眼前討厭的北明軍殺盡,然後好入城大搶一番,九江地處水陸要道,又是魚米之鄉,一向繁華,如果能夠搶先進城,自然好處多多。

“散開。”一個雄渾的聲音吼道。

聽到這個聲音,城頭上正在拚命抵抗,卻節節後退的北明軍官兵如蒙大赦,連忙向左右閃去,城頭頓時多出一塊空地,左軍大喜,官軍放棄了抵抗,正要往前衝,映入眼簾的情景卻讓他們頓住前步,前方不到二十步的地方排著數列整齊的官兵,這些官兵都手持火槍。

看到黑漆漆的火槍口對準自己,前方的左軍嚇得亡魂直冒,拚命想往後退卻,偏偏後方的士兵卻不清楚情況,還在往前擠。

“射擊!”

砰、砰、砰。

第一輪槍響後,最前麵的左軍隊列頓時慘不忍睹,就象是一塊被啃過的大餅一樣凹陷進大片,許多士兵的身體被鐵丸打成篩子一般,鮮血汩汩直流。這輪槍響讓那些正想進城大搶一番的左軍腦子清醒了一些,剛才一直想往前擠的左軍停了下來,不過,馬上有人大喊:“兄弟們,他們的火槍已經放過一輪了,不用怕,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