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謀定南洋(1 / 2)

“我立刻就要啟程回國,希望藩主現在就能給我一個答複!”李國助站起身來說道。

“好吧,我答應與和大明聯手!”島津光久認為如果大明要單方麵攻打自己,江戶的德川幕府應該是高興比擔心多吧?

李國助又坐了下來,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藩主今日的決定,可謂日後貴藩的興旺打下了基礎啊!”

“那~如果島津家與大明聯手,琉球之事?”島津光久還是忍不住問道。

李國助答道:“琉球乃大明藩屬,貴藩攻打琉球,實同與大明宣戰。隻是念在同盟之情誼,攻打琉球一事就既往不咎,但是琉球日後由我大明經行管理,行宗主之權。”

“這樣嗎!”島津光久一臉失望。

“不過,藩主大可以放心。大明從來不會虧待盟友,琉球的黑砂糖,貴藩商人依舊可以進行交易!”

“那就好,那就好~~”島津光久緊皺的眉頭這才鬆開,琉球的黑砂糖可是薩摩藩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啊。

“對了,藩主能不能說服長州藩的毛利秀就藩主,一起加入倒幕的行列中來?”李國助問道。

“毛利秀就啊?”島津光久說道:“李樣,你可知道他的正室是何人?”

“何人?”李國助問道。

“毛利秀就的正室喜佐姬是已故大禦所(德川秀忠)的養女啊!”島津光久幽幽道。

“好吧,這就不勉強了!”李國助說道:“請藩主簽下誓書,我好回去向安國公訴說!”

“這~”島津光久又猶豫了。

這時,忽然又小信來報,說從江戶送來了敕令,命令薩摩藩停止開采永野金山。

一聽到這消息,還在猶豫的島津光久立刻果斷地說道:“來人呐,筆墨伺候!”

等李國助回到福州,宋友亮也早已從馬尼拉回到了福州,便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李國助。

“不出所料!”宋友亮笑道:“日本人拒絕了我們的條件!”

李國助也笑道:“微臣按照計劃,成功說服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與大明聯手對付德川幕府!不過,微臣沒有想到會這麼簡單!”

“簡單?一點都不簡單。其實,島津家會選擇與大明聯手,絕不對不是嫉恨當年德川家康減封那麼簡單的,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宋友亮笑道。

事實上,薩摩藩自開藩後,財政問題一直是藩政頭號問題。正是因為財政上的困境,薩摩藩一直不能開展各種改革事業,造成薩摩藩的長期落後。而長期落後的意識又反而成為改革的阻礙,薩摩藩的財政問題危機的第一個問題來自於薩摩藩的藩組織體製——藩內藩士太多。因為薩摩藩自進入戰國以來,直到德川家開幕為止就一直沒停過戰爭,因此比他藩而言,薩摩藩需要更多的動員兵來維持其戰鬥力。所以薩摩為了能兼顧戰爭和耕種,而且也為了便於控製國家。大量設立準武士人員遍布各鄉。薩摩藩的武士占總人口26%以上,接近40%。人數比例之高之多是不多見的。而且,島津家是在幾乎完成九州統一的目標時被本州中央政府打敗而被迫吐出大量土地的。在統一九州時期已經設立的大量武士和準武士一下就失去了土地,島津家又不能將其拋棄,結果造成了薩摩藩藩士眾多的情況。由於藩士太多,而領地遭到了削減,所以這些藩士的俸祿問題極讓薩摩藩藩主十分頭疼。

第二個問題來自於幕府,薩摩藩跟幕府可以說是苦大仇深。在關原之戰中島津家不但從屬西軍。還用火槍打傷了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這讓幕府對島津家深懷戒心,不但布置了參勤交代任務,還不斷派下來大量的勞役。薩摩藩本來就是離江戶最遠的一個藩之一,所以每次參勤交代都所耗不菲(一趟約五萬兩),又加上大量勞役,財政負擔沉重無比。

除了名目繁雜的支出外,薩摩藩的收入也非常成問題。幕府時期,衡量財富的尺度是米的產出量,因而產米的土地乃是財政的基石。薩摩藩的土地現在劃成了鹿兒島和宮城兩縣。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一種日本獨有的小高原,叫做シラス台地,這種小高地的形成是因為活火山的噴發,所流出的的熔岩和岩石碎片所堆積而成。這樣的土地在現今日本的鹿兒島縣占52%,宮城縣占16%(薩摩土地都在這兩個縣)。這種土地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壤保水性極差,雨後經常湧水,使得作物的培植非常困難。而且薩摩藩所處的位置麵向黃海和東海,往往成為大型台風的登陸點。灌溉的困難和大量的自然災害,使得薩摩藩雖然名義上有77萬石的收入,實際上收入往往隻有35萬多點。收入的低下和高昂的支出,以及長年戰爭的消耗,使得薩摩藩極度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