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大殺器(1 / 2)

話說安南打得血肉橫飛的時候,宋友亮正在遼東的精工坊裏參觀宋應星等人的最新發明——蒸汽輪船。

“為什麼要叫輪船呢?”宋友亮有些明知故問的問道。

宋應星指著輪船兩側的兩個巨大明輪,說道:“因為此船不用帆槳,前進後退,全靠著兩個水輪。”

宋友亮又笑問道:“你們是怎麼想到這個點子的呢?”

宋應星笑道:“《水滸傳》中有一節,說的是高太尉討伐梁山,水軍就用了名叫海鰍船的戰船,便是以水輪驅動。不過,那船用的是人力,而此船用的是機器之力,不可同日而語啊。”

宋友亮很滿意地讚道:“宋先生不愧是我大明精工坊的首席大師傅啊。”

宋應星笑道:“公爺過獎了,臣比較慚愧的是,還沒能為公爺打造出用蒸汽之力驅動的鐵甲車。”

“這個到不急,我們大明的鐵軍在陸地上已經難有敵手了。而且,我大明限製銳意開拓海疆,這蒸汽船一處,日後我大明的船隊可以縱橫七海,無人能敵了。”宋友亮笑道:“這第一艘蒸汽船,就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吧。”

宋應星受寵若驚,趕緊推辭道:“賤名難等大雅之堂。”

“胡說,你可是大明的大功臣。”宋友亮佯怒道:“就這麼定了。”

這時,一旁號稱弩王的黃鳴崗上前說道:“公爺,沾宋大人的光,小的也造了一個連弩,連上了蒸汽機,不知道公爺能不能賞光看一眼?”

“黃先生客氣什麼?隻要是有神兵利器,我宋友亮都喜歡。”說罷宋友亮便隨黃鳴崗來到一駕大鐵車前,“咦,宋先生,你不是蒸汽鐵甲車還沒造出來嗎?這時~?”

宋應星答道:“回公爺,確實沒造出來,黃大人這鐵甲車雖然內藏蒸汽機,但是這車還須得馬拉人推。”

“哦!”宋友亮略感遺憾,看來這外麵的鐵甲是用來保護蒸汽機的。

黃鳴崗跳上鐵甲車,說道:“我知道我大明已經有了機關銃,但是我也聽說那銃子難做,而消耗極大。相比之下,我這弩矢製作簡單,價格便宜。而且現在有了蒸汽機,這新式連弩的威力也不亞於機關銃。”

隨即,黃鳴崗命令點火,立刻有工匠將火爐點燃,不一會的功夫,蒸汽蓄足,並開始運轉了起來。

黃鳴崗又在車上命令道:“準備發射。”隨著他的一聲令下,一個年輕工匠一推鐵閘,蒸汽機的齒輪隻見就掛上了擋,接著黃鳴崗又扣動板機,車載弩機上裝的弩箭立刻被射了出去。這件蒸汽連弩的弩機比尋常弩機大三倍,弩矢也快趕上箭矢的大小了。無論射程、射速和威力都十分可觀,隻聽撲撲撲的聲音不斷,隻一眨眼的功夫,一百多支弩箭就被發射了出去。而且弩身下有活動機關,可以將弩身進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轉,基本沒有射擊死角。

“大殺器啊!”宋友亮咽了一口口水。

黃鳴崗也得意地說道:“這樣的車駑若是造上一百幾十輛,就是當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來了,也是來多少死多少。而且,這車駑還可以用馬拉著到處跑,哪裏戰事吃驚,就跑到哪裏支援。”

“好好好!”宋友亮一連說了三個好,對黃鳴崗的新發明很是滿意,於是下令對蒸汽輪船和蒸汽車弩進行量產。而所有參與此項目的工匠,從宋應星、黃鳴崗和普通小學徒人人都有賞。

而這第一台車弩十五天之後就出現在了安南戰場上。

這時,富良江(紅河)邊的戰鬥正打得如火如荼。越南漫長的雨季嚴重影響了明軍火力的發揮,雖然明軍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畢竟大部分士兵使用的火槍還是需要裝填散裝火藥的燧發槍,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而且許多戰士雖然是廣西、雲南人,但是也吃不消安南高溫高濕的環境和肆虐的蚊蟲,軍中已經開始出現痢疾、瘧疾大流行的前兆。

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等人看著這家剛剛由水師從水路運來的大家夥很是不解。隨這架車弩來的年輕工匠得意地說道:“我乃大明精工坊戴梓,請問將軍,何處敵軍最多?”

李定國手指富良江對岸的明軍剛剛占領的一處名叫霸陵渡的渡口說道:“彼處敵軍多。”

戴梓說道:“那勞煩將軍派幾個人把咱們和這車駑送到對岸。”

“小工匠,此話當真?”艾能奇看了看這個年輕人,一看就知道從來沒上過戰場。

“當真。”戴梓笑道:“另外,勞煩將軍稱呼我的名諱,不要叫什麼小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