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 反客為主返利網(1 / 3)

■葛甲

在京東、阿裏均告上市之後,電子商務市場經過關注度高潮之後進入了平淡,人們在尋找下一個興奮點。近日,返利網對外宣布獲得C輪融資近1億美元,日本電子商務市場老大樂天領投,公司估值已升至10億美元。這一消息在當前略顯平靜的市場上,掀起了波瀾。

脫身於購物媒介

返利網成立於2006年,在淘寶2003年發布之後不到3年就已出現,是與電子商務相伴相行的一種業務模式。返利網的基本商業模式是一個三角形:用戶端、商戶端和返利網。返利網首先與電商平台上的商戶合作,提供可獲得返利的商品鏈接給用戶,用戶點擊購買後從商戶那裏獲得返利,其中一部分返利網留下,其餘大部分甚至全部返利給用戶獲得。

這本質上是一種電子商務的CPS模式,即按成交計費,每賣出一單獲取一單收益。在這個業務中,電子商務商家是受益的,用戶也能得到利益,而返利網作為組織這一切的平台也能獲得收益。三方共贏,這本是個相當完美的商業模式,但過去10年返利模式明顯在中國獨特的電商環境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美國也有相應模式的網站Ebates,曾一度成為網賺一族很愛光顧的平台,返利網的模式與之相同。巧合的是,Ebates作為美國三大返利網站之首,於2014年以10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而收購方恰好也是今年領投返利網的日本樂天,Ebates的估值與返利網相差不多。

返利網在2006年成立之後,將自身定位於購物媒介,至2012年為止與400多個合作商家達成了合作關係,涵蓋淘寶、京東、1號店等國內主要電商平台。

目前返利網有注冊用戶6000萬,日活300萬,每月成交約50億元。這個數值,與動輒上萬億元的電商市場相比,顯得相當微不足道。

轉型“超級返”

應該說,返利網初期的服務對象完全是淘寶,因為淘寶是第三方賣家聚集的平台,賣家與返利網進行合作,可以獲得流量和成交量,其合作態度是積極的。不過返利網很快就將業務目標瞄準全網而非淘寶,其中的現實邏輯是,淘寶的自辦流量業務起來之後,返利網與淘寶的關係就有可能從合作者變為有潛在競爭關係的對手,這會給返利網帶來致命打擊。

淘寶聯盟這種流量交易平台,在逐漸過渡到阿裏媽媽這種效果廣告平台之後,淘寶自身成了主導流量交易的掌控者。所有的流量,不管是從搜索而來還是從小網站而來,都要經過淘寶聯盟和阿裏媽媽過一遍,淘寶從中獲取差價。這是淘寶收入來源的一部分,自然是不容他人染指。而且淘寶也擔心返利網站做大後控製電商入口,自己受製於人,因此在機製上會對返利網處處進行限製。

一般來說,第三方返利平台有幾家也就夠了,幾家平台可以為多個平台服務,降低自身風險。但返利網站曾一度發展到上百家,另有從事返利業務的各種小網站兩千多家,業務素質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還有網絡傳銷混跡其中騙取錢財。在混亂的經營環境中,返利網站也一度被認為是坑蒙拐騙的代名詞,遭到市場冷落。盡管返利網在近10年的發展曆史上,一直規規矩矩經營,但也難免深受影響。

返利網在成立5年之後的2011年才獲得A輪投資,這在創業公司中算是比較慢的了,其原因正在於返利網這種商業模式的依附性特征。電商不允許其占據入口獲得話語權,但又不對其一棍子打死,要令其為我所用。對返利網來說,最好的情況是能夠出現電商的競品,自己能成為各家拉攏的對象而非競相絞殺的對象,在各方角力的環境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