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滿腦子是抓賊,下班微信聊案子
“現在隊裏形成了一種特別好的氛圍,巡邏工作不再單調、枯燥,抓賊破案成了隊員們最大的樂趣。每天帶著目標去巡邏,破掉一起案子大夥興奮好幾天,每天聊的話題都是剛破的案子或手裏的線索。就連下班後,我們在微信群裏聊的都是如何破案的事。”範凱說著,拿出了自己的手機,“你看,這是我們隊建立的微信工作群,在做好保密措施的前提下,我們每名隊員會把自己掌握的線索和嫌疑人圖片視頻資料在群裏共享,並一起討論,每次都能碰出火花來,這個微信群在我們工作中可起了大作用。”
2014年11月,西紅門清真市場周邊連續發生多起砸撬機動車盜竊車內財物案件,範凱對幾起案件110報案情況進行比對,發現失主離開車的時間及車內財物大致被盜的時間均在上午,且被撬的車輛都為小麵。由此,他判斷出近期該區域的砸撬機動車案件極有可能為類案。於是,範凱帶領便衣警力到清真市場進行走訪,通過調取市場內及周邊道路的視頻探頭,掌握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征,範凱隨即帶領輔警隊員在市場及周邊開展便衣伏擊。同時,將犯罪嫌疑人視頻截圖發在了中隊的微信工作群中。十多天後的一個上午,一名正在倒休的隊員報告稱,自己在市場買東西時看到與微信群所發圖片中的嫌疑人極為相似的人員,目前正在跟蹤觀察。範凱立即組織便衣警力前往,邊觀察嫌疑人動態,邊攝像固定證據,等待抓捕時機。後在嫌疑人撬一輛麵包車偷竊車內財物得手、準備離開時,範凱帶領輔警迅速將兩名嫌疑人鄧某、徐某抓獲。在確鑿的證據麵前,二人供認曾在市場內砸撬機動車實施盜竊3起的犯罪事實。
最年輕一把手的帶隊心得:
“所有事自己先做”
在範凱警隊,31歲的他是隊裏所有民警中年齡最小的。然而他這位年齡最小的“一把手”,卻帶出了這個凝聚力強,戰鬥力強,屢立戰功的隊伍。“別看他年齡小,知道操心,隊員的工作生活,他處處考慮周到。”隊裏年齡最大的老大哥賈凱軍說,“大凱從來不支使人做這做那,什麼事都是他自己先做出個樣來,就憑這點,隊裏上下老少都認可他、佩服他。”
“這裏大部分都是我的大哥、大姐,啥事理所當然是我先去幹。”範凱說,“還是大夥自覺,看我抓捕時衝在前麵,下次他們比我衝得更猛;看我加班不回家,他們就陪著我;就連保潔大哥看見我早起掃院子,第二天他就比我起得更早。”
範凱就是這樣,把中隊當作自己的家,把隊員當作家人。生活上,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細心琢磨,精打細算,把中隊駐地裝飾一新;改善夥食,讓大家吃好,吃得滿意。隊裏年輕小夥子多,愛運動,他爭取支持,建了乒乓球室,搭建了籃球、羽毛球場地,豐富了警營文化。隊裏的民警、輔警過生日,他總會代表中隊,送上生日蛋糕。輔警家裏有困難,他總是無私地伸出援手。
工作上,他最操心的就是隊員們的安全。去年的一次抓鋪中,一名隊員被嫌疑人用刀劃傷。雖然不是指揮的失誤,範凱還是自責了好久。後來他總結了盤查地點選擇的“四便於、三避開”原則。“四便於”即便於觀察、便於控製、便於協同、便於自身安全防護;“三避開”即避開人群、避開叢林及高苗地、避開易發生交通事故地段。
大興分局巡警支隊負責人說:“隊伍的狀態是戰鬥力的源泉,大夥後顧之憂越少,越能心無旁騖地幹工作、出妙招,一個民警琢磨出一個‘一招鮮’,百個民警的經驗積累便是‘百招強’,這樣隊伍的戰鬥力必然越來越強。”
(編輯·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