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貪心不足,一“跳”入陷阱(1 / 1)

現實中,總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永不知足的。得隴望蜀,這山望著那山高。許多人因為貪心,而在求職中頻頻跳槽。豈不知,這樣做永遠無法滿足自己永無止境的金錢欲望。

某職業谘詢公司的一份調查,給熱衷跳槽的人和準備跳槽的人敲響了警鍾:大約有60%的跳槽者在跳槽以後產生了挫敗感,認為自己的跳槽是失敗的;另外還有12%的跳槽者在新公司竟然未能通過試用期。

高先生在一家世界著名的外企工作,雖然職位不高,是一個技術工程師,但工資絕對不能算低,中等偏上。本來日子過得平平穩穩,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個神秘的電話,是一家獵頭公司打來的,問他願不願意去他們公司,並且開出了比他當時收入高出兩倍的薪水。他們公司絕對不可能給出這個價錢,他心動了。一個星期之後,高先生果斷地向部門經理遞上了辭呈,附上不菲的違約金,那些錢當時在他看來也就是跳槽後一個月的工資罷了,因而他毫不在意。去了新公司,他才發現這家公司在國內隻有一個辦事處,所謂的員工都是以租借的形式給其他大公司幹活,而公司的盈利來源就是他們這些人力資源,不過看在錢的份上,他也沒放在心上。開始幾個月公司很爽快地發薪,他暗暗為自己明智的選擇高興。可是後來慢慢不對勁了,先是工資常常晚到賬,而且越來越晚。那時,他又恰好接了一個外地的項目,查詢不方便,等到他回到上海發現公司欠他3個月的工資時,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打電話到辦事處問,沒人;親自去了一趟,才發現已經人去樓空。他心一橫,決定查個究竟,畢竟3個月的工資對他來說不是小數目,再說也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他找到了位於香港的總公司,沒想到依舊是“鐵將軍”把門,他隻好灰溜溜地回到了上海。這次跳槽對他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拖欠的工資要不回來,而且由於公司駐上海的辦事處就此撤銷,投訴無門,原先的好工作也沒了。細數這慘重的損失,他才真正體會高薪往往是引人們上鉤最好的誘餌,掩蓋了其他一切跳槽不利的因素。

賈先生在一個古板的單位做了很久枯燥的工作,越做越不開心,就有了跳槽的念頭。可能當時跳槽心切,何況新公司給他的是一個主管的頭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得到新公司錄取通知的時候,真的有迫不及待的感覺。就是因為心切,他沒有充分考察新公司的情況,這讓他大吃苦頭。這家表麵平穩的公司,內部卻矛盾重重,外方和他們無論是在財務管理、經營理念還是發展方向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分歧。其實,這一情況隻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他卻被跳槽的喜悅衝昏了頭。就在他跳槽沒多久,雙方合作徹底談崩,外方用巧妙的方法退出了股份,抽走了大部分資金,剩下他們收拾殘局。問題是,公司積壓的產品一直滯銷,根本沒有辦法盤活,剩餘的資金在維持短短幾個月的周轉之後,終於無法支撐。而且,賈先生作為主管,還不能說走就走,麵對手下眾怒難犯的職工,還必須做好善後工作,並且付出相應的散夥費。這些瑣碎的工作持續了好幾個月,就這樣,讓他滿懷憧憬的跳槽就此失敗。

2002年秋,正當孫先生在揚子江大酒店幹得熱火朝天之際,某獵頭公司來電稱,有一家中德合資的製藥企業急聘信息部經理,開出的工資是他原來的二倍。在還沒搞清楚實際工作性質的前提下,他被利益衝昏了頭,急急忙忙辭了職。然而一到新崗位,他立刻就傻了。雖然名義上是MIS經理,但事無巨細,都要向老板請示彙報,連買個電腦鼠標都要老板親自點頭,不夠乖巧的他在試用期內就被炒了魷魚。

因此,想跳槽時首先要想明白:自己究竟為何而跳槽。倘若是為了工作本身,跳槽無可非議;但若是被永不能滿足的私欲所促動,那跳槽時就要睜大眼睛,三思而後行,以防一“跳”之後,發現腳下隻是一個大大的陷阱。到那時,想“跳回來”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