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對付小人,隻要提高警覺,謹守“防範”二字,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社會是複雜的。為了求生存,你必須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這樣才不至於上某些難相處的同事的當,吃大虧。當然,為人不要去欺騙別人,但是,對於那些愛害人的小人,你必須小心提防。
我們不主張整日與難相處的同事對峙,做“好戰”之徒。但是,要幹點事,就要有點防身之術,一旦有人侵害自己的正當利益,妨礙自己的事業,在警示無效的情況下沉著應戰時,千萬注意,莫忘防身。
下麵,列舉一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應該重點防範的難相處的同事。
數年之前,有個大學生分配進廠,陳主任是個愛才之人,便對他另眼相看。那大學生也對他熱情有加。時間一長,兩人幾乎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陳主任什麼都不瞞他,甚至連自己和副主任之間的齟齬也和盤托出。
後來,他漸漸感到,副主任與自己的矛盾日益加深,關係越來越僵,甚至時常當麵進行頂撞,最後,發展到雙方惡語相對,大鬧一場。事後,兩人都受了處分,並被調離領導崗位。
陳主任和副主任的矛盾本是因為工作而起,不當頭頭以後,矛盾也就少了許多。
日子一長,兩人漸漸消除了舊怨,重新搭話,意外地發現,副主任當初對他敵意陡增、態度突變全是因為大學生在裏麵傳話,為了有利於自己,傳話中,不時說了許多雙方互相指責的話,來從中挑起他們的爭端。
陳主任這才如夢初醒,大喊上當。
痛定思痛,陳主任發現自己犯了無防人之心的錯誤。當你在領導崗位上時,別人對你總有幾分敬意。你說話時,別人常會諾諾連聲,但千萬不能就此認為別人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尤其是不該讓下屬知道的事(比如,領導與領導之間的矛盾),即使關係相當好,也絕不能透露。
有防人之心不等於對人一概存有猜忌、懷疑之心。
所謂的“防”,就是不說不該說的話,不說不利於同事之間團結的話;不做不該做的事,不做不利於同事之間團結的事。
有些難相處的同事處處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總會利用你,假裝跟你套近乎、拉關係,以表示他對你的信任,而你有可能以為碰上了好同事而心存感激,無所防範,而他們卻借與你接近之機收集你的隱私,造成你和他人之間的各種矛盾。對此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