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真像(1 / 2)

原來雲歌本名雲淑慧,家裏是幾代的書香門第,到了雲淑慧父親這一代,兄弟兩人,弟弟也就是雲歌的父親在一個知名的書院當教書先生,哥哥也就是雲歌的伯父因參加多次科考都不曾考出來個名堂,一氣之下棄文從商,同時也遷居到江南一帶。因為雲歌的伯父聽說江南一帶富庶天下,所以便攜帶一家妻小去了南方。誰知這一去競是杳無音訊,直到五年後,雲歌的伯父發達了才給弟弟來了封家書道盡他去到南方後的一番經曆,這次來信是希望弟弟也能去南方與他一道做生意。

雲歌的父親雖不曾想著到南方跟著哥哥一道發大財,但是畢竟兄弟多年未見,想著何不趁此機會,一方麵見見大哥,一方麵帶著妻小去看看江南的風景。於是雲歌的父親便向書院請了長假帶著妻子及一對兒女前往江南。

雲歌與弟弟從未出過遠門,一路上對所到之地所見所聞無不發出驚歎之意。雲歌的母親也是出身書香門第,雖然表麵上並未顯露出什麼,但心底對丈夫是充滿了感激之情。能出門看看外麵的世界對於那個時代的大部分女人來說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一路平安無事,直到出了河南境,剛入現在的安徽境內,行至一林地之時,便遇到一夥攔路搶動的土匪。可憐雲家一家四口都是手無縛雞之力,這群土匪先行殺了雲氏夫婦,再要殺雲氏姐弟時,拉著馬車的馬像是受了驚頓時跳起來一頭直往前衝,車內的姐弟兩人早嚇做一團不知所措,馬受了驚嚇橫衝直撞,行至一道大壕溝前也不知道停下來,一頭撞了下去。

等雲歌再次醒來之時,已經躺在一間簡陋的屋內。

後來雲歌才知道那一撞,不僅撞壞了馬車,馬車上的一根橫木剛好落到了弟弟的頭上。從那時起她正視到自己已經正式成為一名孤女。身無長物,也隻得草草下葬了弟弟,幸得好心人救助,不然憑她一已之力估計要讓弟弟曝屍荒野了。

幸好當時救她回來的人是附近村子裏的一名年輕的木匠,這名木匠上麵有一個老母親。雖隻是名木匠,但人好,心也好,在村裏麵人緣也頗佳,喊上幾個同村的人這才把雲歌的弟弟下葬。甚至留下雲歌在他家裏生活,如果不曾發生後來的事情,也許雲歌會忘記父母之仇長久而平安的活著。

雲歌被柳安平救回的那年,她八歲,他十五。六年後,她十四,他二十有一。

從雲歌進入到柳家的第一年,悲傷的她失語了,是安平和他的母親用溫暖喚醒了陷入傷痛不肯回到現實的她,這其間用去了一年半的時間,當雲歌從新開始說話時,她一度決定放棄仇恨,包括放棄過去的身份改名雲歌。時光荏然,一晃就是六個年頭,柳安平對雲歌的感情也從兄妹之情升華到男女之情,雖然雲歌對從前的生活隻字不提,但是光從她的言談舉止上也能看得出她從小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所以柳安平即使喜歡雲歌但也隻敢放在心裏,因為自卑反倒是張羅著給雲歌另找婆家。

天資聰慧過人的雲歌又豈會看不出端倪,但是又不好直接言明。正當此時,鎮裏一名到長安謀生的人從京城那邊回來,大肆宣揚著京城那邊如何如何的好。因為此人與柳安平略有來往,是以一天晚上來到柳家找到安平敘舊,順便告訴他:以他的手藝到長安絕對比呆在這個小地方要有前途的多。如果沒有遇見雲歌柳安平是絕對不會動心思去長安,但是想到如果到長安能賺取更多的錢,應該可以讓雲歌過上更好的生活,說不準雲歌就會願意下嫁於他。這樣想著就去找母親商量,母親對於柳安平的想法在心裏其實不是很讚同,但是表麵卻是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