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選賢盛會(1 / 2)

成都,

盡管已是臘月時節,一片的粉妝玉砌,那些原本深秋時節光禿禿的枝椏,此刻已是滿樹的冰淩,宛如火樹銀花在熱烈綻放

皇城外的校場上,人群浩如煙海,但,肅穆寂靜。

這是一年一度的選賢之日,每年在臨近臘月,成帝李雄都會按照慣例在校場上選出飽讀詩書之士,作為國之棟梁。

今天,晴天瀲灩,日光和煦,盡管沒有桃紅柳綠嗎,依然是一個冬日瀲灩的豔陽天。

這個日子,是成國各大書院一年裏麵最重要的日子,因為,今天書院裏麵通過院主選拔,都會把書院裏的精英選拔出來,作為舉國選賢的後備力量。

當然,這也是各大書院暗地裏較勁的日子,因為誰的書院培養出來的學子得到皇上的賞識,這個書院以後就名聲大噪,很多官宦人家的子弟都願意把子弟往這個書院裏送,這對書院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成國選賢有個規矩,就是把老祖宗偶爾從深山裏得到的一本奇書裏的內容作為考題,但有個規定,煩是見過考題的考生,答得出就是“國士”,國之棟梁,答不出就是“死士”,因為奇書的題目不能泄露,凡看過題目的考生答不出,為免試題外泄,一般都是當場斬首以免泄露天機。

自選賢以來,沒有人答得出奇書裏麵的題目。

盡管書院間在今天較勁,實則,誰也贏不了半分,所以,那些學子基本上年年是來陪襯的,因為沒人敢上去揭開皇榜答題,就算有,也是身首異處。

盡管情況是這樣,但這個選賢的盛會,雖形同虛設,依然會按時按候舉行,武帝的目的已經不在選賢,隻是為了炫耀祖宗曾被上天眷顧,得此奇書,更是為了證明他李氏一族是成國的龍族,連上天也厚愛他的家族。

成國的書院很多,但稱得上入流的,數蘭陵書院,它屬於皇家書院,裏麵主要教授政論、騎射、術數等,學成的學子一般是進朝堂當官的。其次是南山書院,以教授騎射為主,政論方麵稍微弱一點,但是,就在四年前,正是政論較弱的南山書院,卻有個叫陸謙的考生,膽敢揭皇榜回答奇書提出的問題,傳聞第一道題目被他蒙過去,第二道題卻答錯,落得個死於禦前的下場。

盡管這樣,陸謙已經讓南山書院值得景仰和驕傲的了,畢竟,他敢於揭皇榜,還能答對第一道題目。

因為是成帝親自出巡,所以,陣勢也很浩大,官兵一早就把校場周圍的道路封鎖,裏麵也進駐不少,隻留下一塊空地,上首坐的是成帝、太子、各位皇子和各位當朝重臣,下麵,是各個書院選拔上來的精英,他們畢恭畢敬頷首低眉著,等著一會兒的考試。

日光有點耀目,周遭的旌旗迎風呼啦啦地飄舞著,它們五顏六色,絢麗多彩,在鋪滿白雪的嚴冬裏,顯得妖媚魅惑。

一臉肅穆的成武帝李雄坐在明黃色的華蓋下,華蓋上麵繡著紅豔豔的蟠龍,龍首嘴巴張大,爪子狂舞,一派狂傲之霸氣。

成武帝的左麵,是當今太子李班,今天他一身段紫錦袍,墨發高束,溫暖如春的俊顏喜悅祥和,瞳眸流露出高貴的光華。

右麵,是安東將軍四皇子李期,今天他依然是段白墨竹袍子,墨發披散於腦後,鳳眸微眯,冷冽依然。

因為與趙國一仗贏得漂亮,他已經成為繼風翟之後的成國戰神,在成國人民的心裏,他值得景仰,連武帝李雄也因為他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本來對他冷淡如冰的態度也發生轉變,似乎對他另眼相看了。

順著下麵,還有李越等皇子按照次序端坐著。

禮官身穿紫紅袍子,拿著成武帝的敕令,走到高台的中央,高聲朗讀:

“選賢盛會,現在開始!”

旁邊的樂手和鼓手立刻管樂奏鳴,鼓聲雷動,本來肅穆寂靜的校場,立刻歡騰起來。

管樂鼓聲過後,鴉雀無聲。

禮官洪亮的嗓音再次響起:“傳,宴樂武藝表演”

話音剛落,琵琶聲響起,旁邊的一隊宴樂手便奏出和悅的樂曲,跟著,一群身穿七彩霓裳的美豔女子踏步而至,來到校場中央,在武帝等人麵前,嫋娜地起舞。

每年選賢盛會之前總會進行一番歌舞武術表演助興,今年也不例外。

舞姬們娉婷地搖擺著,水袖歡快地飄飛著,嬌柔的舞姿,魅惑的笑顏,宛如瑤池仙樂與仙子,令在場的看客不禁迷醉。

一番舞蹈後,跟著,一對勁裝男子手拿大刀棍棒走上中央,合著悅韻舞動起來,音樂時而奔放時而激越,那幫年輕男子威風凜凜地舞刀弄棒,激越的氣勢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