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決定出戰(2 / 3)

十四日進駐瓦渾鄂謨。是夜,忽晴忽雨,努爾哈赤諭告八旗貝勒、大臣說:“下著大雨,不方便前進,可以回去嗎?”

努爾哈赤的這一命令,很不明智,將給後金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

在這千鈞一發之時,代善以大局為重,又冒險諫阻說:“我們多次與明朝和好,因為他不講道義,所以我們才出師。今天已經到到邊境了,如果我們回去,還能與明朝和好嗎?

如果因雨回兵,與明“和好”,那麼,努爾哈赤就要放棄“覆育列國英明汗”的尊號,照舊充當被明朝目為夷酋的建州左衛都督,就必須按時朝貢,遵守國法,以遼東巡撫為父,聽任邊將勒索壓迫,也就必須把已經兼並的女真部落退出來,使其各自為主,取消已經建立的強大的後金國,三十五載奮鬥的豐碩成果,全部付之東流。

幾萬人馬,浩浩蕩蕩,直奔撫順,這是很難掩蓋的。兵貴神速,尤以出其不意為上,走漏風聲,敵軍知覺,嚴加防備,就很難擊敗對方攻克城堡了。

天雖下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但是,兵士有“製衣”,弓箭有備雨用具,還是可以繼續前進的,而且,正因為這樣,敵軍可能鬆懈,哪有冒雨遠道跋涉進攻城堡的?

因此,利用下雨之機,突然偷襲,猶如自天而降,敵方必然措手不及,所以,“此雨利我不利彼也”。

明神宗一聽,問:“代善是誰?”

“是努爾哈赤的大兒子。”熊倜堅定地說,“皇上,努爾哈赤不遠千裏,興師動眾來攻打我朝。我朝的將士就在城中,沒有他們辛苦。我們為何不打!”

明神宗沒有說話,他繼續聽著熊倜說。心中感歎道:如果他的兒子也能向努爾哈赤的兒子一樣,他現在也不用那麼愁了。

當年三國鼎立,劉備辛辛苦苦建立蜀國,後來後主劉禪扶不起來,導致蜀國被魏國吞並。

曹操的兒子曹丕倒是比劉禪厲害很多,可是最後還是被司馬氏吞並。

他想到著,心裏又有一絲憂傷。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何等的英勇善戰,自己怎麼也不如太祖。而現在自己的這些兒子……

他想到這,不由得歎了口氣。

熊倜聽到明神宗歎氣,遲疑了一下,一時不敢說話。

明神宗又看了熊倜一眼說:“你繼續說……”

“如今,努爾哈赤已經帶兵打到撫順,撫順之後是廣寧,廣寧之後又是哪呢?他這一步步逼近。如果我們一再退讓,那他下一個目的就是京師,京師之後就是整片河山。我們怎能安睡?”

熊倜越說越激動。“皇上,您甘心把太祖辛辛苦苦建立的江山拱手送給努爾哈赤嗎?”

這話觸動了明神宗的心,試問從古至今有幾個皇帝願意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讓人呢?

明神宗捏了捏拳頭。

熊倜看到明神宗,再看看他桌子上的寫的那首詩,就知道明神宗心中是很渴望戰鬥的。他又說:“皇上,實際上是希望戰的,隻是皇上再猶豫著派誰出征。”

明神宗聳了一下眉毛,看著熊倜:“你如何知道朕是主戰?”

熊倜很自豪地說:“從皇上剛才寫的詩我就知道了。皇上寫的是‘要在遼東戰一場’,我就知道皇上心中想戰,可是又在猶豫。”

明神宗一聽哈哈大笑說:“朕確實想戰,可是一時拿不定注意。朕這幾天都在看高祖皇帝當年是如何拿下這大好河山的。這首詩,這一句原來是‘要與西風戰一場’。朕覺得西風不太貼題,所以就改成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