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字形熊倜到見過,就是長蛇陣。
這扇形和錐形認真看了很久還是沒有滲透其中的奧妙。
熊倜看著其中的一個扇形,這個扇形的第一排是三個,第二排是四個,第三排是五個,第四排是六個,總共有18個。
這個扇形的前麵有一個錐形對峙著。
錐形的第一排有一個點,第二排有兩個,第三排有三個,第四排有四個,第五排有五個,總共有15個。
錐形的陣型跟扇形差不多,扇形的幅度要比錐形的大很多,錐形給人的感覺是第一個人是先鋒,其他人跟在他的後麵,作為支援。
仔細看起來,這個錐形的隊伍應該是對扇形的隊伍在開戰,錐形是進攻,扇形是守衛。
這樣看來,錐形的第一個士兵應該是先鋒,拿著劍在進攻。這個士兵使用的劍法就是自己已經用過的“披荊斬棘”。
扇形的前麵有三個士兵,這三個士兵是防守,他們用的是什麼辦法去阻擋錐形士兵的進攻呢?
熊倜越來越著迷地看著想著。一時他不沒有想出來,繼續往下來看著。
這方形的布局相對看起來比較簡單,四四方方。
圓形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編排成一個圓圈。
熊倜繼續往後麵看又有一些奇怪的變化,熊倜大致看了一下,是關於這五種隊形又可以相互變化,相互製約。這幾個圖形,任何一種都可以變化成其他的陣型。
熊倜越看越入迷,他眉頭一緊,這陣法看起來並不難,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這陣型必定也有他的破綻。攻擊的陣型和防守的陣型也不一樣。
他一邊看著一邊在桌子上畫著,在腦海中想著如何攻擊,又慢慢分析這些陣法都需要多少兵力,兵士的戰鬥力,戰車的數量。
他看著看著,忽然發現一字形和扇形主守,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衝擊用。方形陣可攻可守,圓陣是混戰,車兵置於陣中央。
“啊!”熊倜看到還有一個更奇特的陣形,這個陣型用上去,如果先鋒的攻擊力和戰鬥力很強的會,殺敵勢如破竹。但是,如果先鋒不強,他這樣強勁的攻擊,如果對方用口袋陣,一下就會把所有的士兵裝在口袋中。
熊倜想到這眉毛上挑,心中十分得意說:“哈哈,這陣難道就這樣好破?”
“不對!”他想到這又發現不對,心裏繼續嘀咕:這口袋陣,是等士兵衝進去,若是,士兵衝進去之後,後麵還有方陣和圓形。
方陣攻守兼備,車兵置於後,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衝擊的力度。圓形也可以攻守兼備。
這兩種陣型都可以最外圍的士兵攻擊,裏麵的士兵還可以在外麵士兵被殺的時候補充進來。
他又看看前麵那三個陣型,想著逍遙子給自己講過的一些戰例還有孫子兵法。
奇書上還有林林總總的很多陣法,熊倜又繼續往下看著。
扇形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法,類似於以後的方形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尤以吳,楚用得多(戰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水網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
方形陣是弩兵的特殊戰術,長處在於加大弩兵的正麵遠程火力密度,玄襄,鉤行則較複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於大型的作戰,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後後撤,車兵在兩側,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後陣,講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擊,春秋時期在中原可能隻有魏,秦兩國能列此陣迎敵。
熊倜想起白天陣勢的場景很好看,戰場上一片威風陣陣,各兵種依次出擊,很有氣勢。
熊倜繼續看著:比如射擊時用“雲陣”,包圍敵軍要用“贏渭”陣,奇襲用“闔燧”陣,而向山陵要用“封刲”陣。
又如:對方用口袋陣,口袋如果把這三個陣型包圍了,方形和圓形陣的士兵從外麵攻擊,這不是裏外夾擊,圍魏救趙?
如果,對方不把口袋的“口”合上,這扇形衝進去,口袋的“口”會越來越大,最後對方的士兵一定會被衝散。
這口袋陣,本來就隻適合防禦,這一衝散,攻擊力完全下降,猶如散兵,不戰而敗!
若是,先鋒的“一”字陣,直接殺到口袋底,把口袋打破,那口袋兩邊就形成兩股隊伍,那就更好打。
“哈哈!”熊倜看到這,忍不住得意的大笑起來,讚歎道:“好陣法,好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