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鎬不久前在薩爾滸吃了李如柏的虧,他也知道李家與努爾哈赤的特殊關係,之所以還敢任用李家的人,並非記吃不記打,他主要是想利用李家與努爾哈赤的關係,阻止努爾哈赤攻打鐵嶺。他認為努爾哈赤不會撕破臉皮攻打李如楨,而李如楨雖與努爾哈赤交好,但即便不衛國,也不可能不保家。
然而事實再次超出楊鎬的想像。李如楨跟本就不去鐵嶺,而是躲在沈陽,不僅不去,在努爾哈赤攻打鐵嶺之時,他擁兵不救。與主帥李如楨相反,鐵嶺軍民和開原軍民一樣,浴血奮戰,保衛鐵嶺。
後金軍四麵圍攻鐵嶺,城內軍民團結一心,在遊擊喻成名、吳貢卿、史克泰等人的帶領下,用大炮轟,用石頭砸,給予來犯之敵沉重的打擊,後金兵死傷慘重。
戰鬥正酣之時,被努爾哈赤收買的奸細,參將丁碧開門迎敵,後金兵蜂擁而入,守將喻成名等力戰而亡,鐵嶺失陷。
和開原一樣,破城後努爾哈赤對頑強抵抗的鐵嶺軍民進行了報複性的屠殺。開原和鐵嶺的陷落,使後金打開了進入遼、沈的門戶,並且切斷了明朝和蒙古、葉赫的聯係。
八月,努爾哈赤攻滅了死對頭葉赫部,解除了後顧之憂,徹底完成了女真的統一。
秦良玉給熊倜說了很多戰例,熊倜聽得眼睛都不眨一下。秦良玉說著看看熊倜認真的樣子,倒了一碗水喝了幾口,又認真地說著:“戰場上失利的因素很多,不是人多將廣就能取得勝利。”
熊倜細細想著遼東戰場上失利之因,從秦良玉剛才說的幾個戰例來看,特別是開原、鐵嶺之戰,奸細從中給努爾哈赤攻城起了關鍵的作用。
熊倜早就知道奸細的存在,還在京城追查過一陣。
熊倜對秦良玉說著:“秦將軍,我知道奸細的事。朝廷中也有努爾哈赤的奸細,可是努爾哈赤到底派出和收買了多少人做奸細,一時還真沒有辦法知道。這些奸細可真是防不勝防啊!”
熊倜想到奸細不由又想到了夏芸,夏芸的身份早就讓自己起疑,不管逍遙子對自己說不說,夏芸的身份逍遙子早就看穿了。
夏芸是女真人,這個夏芸自己都承認了。
如果夏芸是奸細,更也可能夏芸還是這些奸細的首領,那夏芸長期在中原生活,在魏忠賢府中長大,她做事的風格熊倜在清楚不過了。
“啊!”秦良玉聽熊倜說到奸細,臉色突然一變,“遼東作戰計劃固然重要,可是,找出奸細更是迫不及待。”
“那,眼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啊?”熊倜聽到秦良玉這樣說,也陷入了深思。
熊倜理了一下思路說:“我軍每前進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一步一步地構築工事,以鞏固自己的陣地。一步一步地來,謹慎進軍,穩紮穩打。按照熊大人的軍事思想,我軍以步步為營為作戰略要點,這既可防努爾哈赤這個賊人偷襲,又可防奸細裏應外合攻城。”
秦良玉順著熊倜的話說:“努爾哈赤這個賊可不好防呀!”
“眼下我軍按兵不動,步步為營,就是在觀望時機。”熊倜把話引向了作戰計劃上麵,“要把努爾哈赤狠狠地打痛甚至找死,就不可輕易動兵。”
秦良玉聽了熊倜的分析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這樣看來,鎮江大捷確真有些得不償失了。”
熊倜想起七十二策有關步步為營的一個故事。
趙簡子(趙國國君的先人)準備攻打衛國,派史墨去衛國了解情況。
史墨到衛國後一年才回來,趙簡子生氣地說:為什麼去這麼久才回來?
史墨說:我對衛國情況作了詳細了解,所以耽擱久了些。現在衛國國君很開明,輔佐他的賢才又很多,國家治理得很好。攻打衛國還不是時候,我勸您不要輕舉妄動。
趙簡子聽史墨說得有理,便按兵而不動,等待時機。這個故事就是說掌握力量而暫不行動,以等待時機。
熊倜又看著桌子上的地形圖,狠狠地說:“努爾哈赤這個賊,你打他一下,是沒什麼用的。努爾哈赤這個賊一定是得一想十,得十想千千萬萬……隻有寸步不讓,一步一步把努爾哈赤打回去。”
秦良玉欣慰地看著熊倜,讚許地點點頭,說:“努爾哈赤也像一個無賴,要錢沒有,要命一條。死豬不怕開水燙!看來隻有先防守好大明這個家,不讓努爾哈赤這個賊趁機偷去我大明河山。”
熊倜點點頭,有心擔憂地說著:“熊大人入朝,也不知道皇上是否能同意他的作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