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時候到處流浪的我已經由孫佛爺帶入這一行,和黑子成了兄弟,除了偶爾隨孫佛爺下鬥漲見識,大多數時間都是同黑子一起陪著孫佛爺喝酒。
孫佛爺的酒量一般,但非常愛喝酒,他通常喝個二兩白酒就滿臉通紅。當他的酒勁上了頭,人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自然話也開始多了起來。
做這一行久了,很多經曆和想說的話都被憋在心裏,沒有辦法發泄出來。
畢竟一句話說錯,很有可能將迎來同行的殘殺或者牢獄之災。
我和黑子跟孫佛爺的年頭比較久,他很信任我倆,每次酒後都會給我們講許多他經曆過的奇聞怪事,美其名曰是讓我和黑子漲見識,而實際上,我知道,他隻是太多的話憋在心裏難受。
記得有一次,孫佛爺講過他在雲南與緬甸交界線附近倒鬥的經曆。
那地方的地勢非同尋常,由無數根光禿禿的錐形石柱組成,與石林的地貌地質非常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當風吹過那片地區時,風的運動受到阻礙,在一根根石柱的後麵形成了渦流,並引發震動,最終會發出類似野獸怪叫的聲音。
因為那片石林地帶地勢的特殊性以及石柱位置的特異性,風在吹過每根石柱的時候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各種音調的聲音重合在一起所產生的聲音,讓人聽了之後會不受控製的渾身發寒,就像是丟了魂魄一樣。
以前的人迷信,都說那聲音是冤魂在勾活人魂魄,以至於那片石林附近百裏區域沒人居住。
而那片區域,更是被稱作“鬼域石林”。
誰能想到,在鬼域石林中的某處,竟然藏有一座古墓,而在那片古墓的附近,有一個石洞,洞裏麵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泥土,是雲南道術中非常珍貴的道具,名為“攝魂泥”。
雲南道術,就是後來南洋降頭術的最初形態,至於為什麼會被稱為降頭,則是因為泰語的諧音翻譯。
據孫佛爺說,雲南道術中有一種法術,就是道師在得到被施法者的毛發或指甲後,摻進攝魂泥中,做成泥人。
泥人經過道法催化後,就能夠變成被施法者的模樣。
他當時和幾個同行支鍋去盜鬼域石林下那座古墓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中了那種道法,後來差一點被一個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泥人掐死。
最後,他們一行人連墓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就連夜逃出了鬼域石林。
那一次,堪稱他盜墓生涯中最不齒與人提起的經曆。
當時我和黑子都以為所謂的鬼域石林與攝魂泥是孫佛爺胡編亂造的,後來也漸漸淡忘。
但此時,我因為看到走廊地上那一小堆泥土,猛的想起孫佛爺的那段講述。
難不成,關於攝魂泥和鬼域石林的傳說都是真的?
不管怎麼樣,當前的危機已經解除,我們必然需要盡快通過這一層。
再這麼下去,我們三個人恐怕是有進來的力氣,而沒有出去的命了。
我們三人陸續給身體補充了些淡水,而後繼續向前走。
因為之前連番詭異的遭遇,以至於我們現在一看到前方有門就會緊張,提心吊膽的靠近,衝刺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