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師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
教師發展
作者:黃偉
為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小學雙語教育的普及工作,2010年10月,首批浙江省援助阿克蘇地區35歲以下少數民族雙語教師2年製脫產培訓班(以下簡稱“浙江雙語班”)開班。為了使培訓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在2011年9月至12月,以培訓學員、中小學在職教師為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對象為2010級和2011級浙江雙語班學員。浙江雙語班共有學員1 233人,對其下發問卷354份。問卷根據學員漢語水平分層次發放,其中初級班132人,中級班134人,高級班88人,%,回收率為100%。調查問卷在課題組指導下現場完成,有效率為100%。在問卷整理過程中,有21名學員由於語言能力問題,把單項選擇當成多項選擇回答,他們的問卷在統計中作刪除處理。第二階段調查主要對阿克蘇地區的庫車、新和、溫宿3個縣的7所初中、小學的218名雙語教師進行問卷和訪談。問卷共發放218份,回收212份,%,回收問卷全部有效。
兩次問卷調查內容的重點不同,對浙江雙語班學員的問卷側重了解他們對雙語培訓的需求和困難,對學校在職雙語教師的問卷側重了解他們對實施雙語教育的困惑。
二、調查內容和結果分析
新疆地區的雙語教育為“少數民族學校中使用漢語教授數學、物理、化學、曆史、地理等學科內容的教育”[1]。浙江雙語班是針對阿克蘇地區所有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全員培訓,旨在讓全部符合條件的教師通過接受兩年脫產的雙語培訓,能成為一名雙語教師,改用漢語教授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為此,筆者的調查從教師培訓成長的角度著手,側重從學習動力、方法、困難等方麵展開。
1.教師參加雙語培訓的動力
學習動機,可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指個體對學習活動本身發生興趣而產生的一種學習動機,學習的推動力主要來自個體內部。外部的學習動機是指在學習活動以外的誘因激發出來的動機,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為地影響學習者產生的一種學習動力。在問卷中,筆者對浙江雙語班學員參加培訓的動機的動力源進行了探究與合理的分析。
(1)內部動力
對於浙江雙語班參加雙語教師培訓的內部動力源,筆者從學習漢語的“興趣”、培訓過程中的“樂趣”、學習者自身對漢語學習的“求知欲”,以及是否相信自己“能學好漢語”四個方麵出發進行調查。數據表明,學員對學好漢語表現出很高的“一致性”。98.87%的學員“想學好漢語”,72.88%的學員表示“能學好漢語”。這說明從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後,新疆中小學教師對少數民族地區將全麵實施雙語教育的精神已全麵領會,並在思想上已認同“通過雙語培訓使自己成為一名雙語教師”的舉措。
但高度的一致性並不能真正說明參訓教師的學習已完全達到自發程度,在學習培訓過程中,學員時常會出現言行不一的現象。如學員寒假作業完成情況統計的數據中,68.1%的學員沒有完成讀寫作業,35.3%的學員沒有完成聽力作業,認真完成口語、聽力、%、30.6%、12.9%。以上數據說明,教師群體作為一個有知識的群體,“明理”顯得容易,但要認識轉化為行動,還是要依靠引導與激勵。
(2)外部動力
雙語培訓作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更多地反映著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而不是教師作為個體自身求知的反映。所以,外部動力對教師的培訓學習似乎更有意義。數據表明,教師參加雙語培訓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壓力有的來自自身,但更多的是來自周邊環境,如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學員參加培訓是想得到雙語合格證;%的學員認為培訓要有合格獎勵的機製,這樣做可以產生正強化,也有利於培訓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