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三秦之王(1 / 2)

鍾離昧等了一會見英布不再表示反對,對英布和穆晨說道:“如果你們二位都沒有異議的話,事情就這麼定了,蔡王立刻歸還陰陵,曲陽則從今日起隸屬於蔡國,至於戰爭賠付,蔡王也不要再為難九江王,數千萬銅錢畢竟也不是筆小數目,若是九江王真的賠了,恐怕整個九江就會一蹶不振。”

穆晨歪著頭,用一隻手指摳著下巴,一副心不甘情不願而又不好辯駁的樣子,得了曲陽對他來說要遠遠比隻拿到幾千萬銅錢的戰爭賠付要劃算的多。

他並沒有表現出誌得意滿的樣子,那是因為怕英布又要反悔,如今劉邦即將出漢入關,他得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劉邦的身上,與英布糾纏過久,隻會讓他分散精力,錯過了將劉邦堵截在入關道路上的大事。

穆晨作出一副十分不情願像是吃了個死孩子似的表情點了點頭對鍾離昧說道:“既然是我大哥讓鍾離將軍這麼安排的,我也無話可說,吃點虧就吃點虧吧,誰要我與九江王曾一同與秦軍作過戰呢。”

英布臉上的肌肉在不停的抽搐著,他有一種感覺,像是有個人正在用並不算十分鋒利的刀子在割他的肉,原本對蔡國發動戰爭,為的是想要得到蔡國的財富和資源,沒想到的是幾場仗打下來,蔡軍竟然直接推進到他的老巢去了,事到如今他不僅沒從蔡國得到一丁點好處,反倒還被蔡國把他的曲陽城給弄了去。

停戰協議簽訂之後,鍾離昧精心準備的酒宴還沒有開始,穆晨和英布就分別帶著人回各自的都城去了,一場精心準備的酒宴最後竟成了鍾離昧用來犒勞與他一同前來的軍士們的宴席。

回到下蔡後,穆晨立即著手讓高歌和莊嘉準備對新接手的幾座城池進行改製。

穆晨很清楚,國家的發展需要平民的支持,而平民最期待得到的是相對的自由和富裕的生活。

他分給平民土地、生產資料,在蔡國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政策,鼓勵商業發展,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對於種地的農民,蔡國甚至不僅不征收賦稅,反倒還由國家撥出補助支持農民生產糧食。這一切,他為的都隻是一個目的,迅速的讓蔡國強盛起來,在將來的楚漢爭霸中,能幫助項羽擊敗劉邦,改寫垓下之戰那場他不願看到的悲劇。

在與九江軍的戰鬥中,蔡軍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但同時也讓穆晨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蔡軍的數量在蔡國的人口中占有比重太大,戰爭剛一開始,軍隊的調動就讓穆晨感到後勤工作壓力陡增。

好在戰爭沒有成為拉鋸戰,而且戰後穆晨除了得到了曲陽,還得到了汝陰和新蔡等地,隻要合理的控製軍隊數量,將來出征時的後勤工作就能得到全麵的保障,他終於有了可以緩口氣的機會。

在蔡國與九江國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遠在漢中的劉邦也已經做好了入關前的最後準備,平靜的天空再次風雲湧動,新的戰爭一觸即發。

由於維修棧道的士兵與勞工消極怠工,棧道的維修進度越來越慢,作為主要負責人的樊噲和周勃起初還會督促士兵與勞工加緊修建,到了後來,就連他們都對三個月內修好棧道徹底失去了信心。

正當倆人為棧道不能按時修好而感到糾葛的時候,劉邦沒出他們意料的傳來了新的命令,在新的指令中,劉邦狠狠的將倆人訓斥了一通,說他們是口出怨言、消極怠工,立刻撤職調回不用,另外安排工頭來此處監督棧道維修工作。

新的工頭上任後,為了趕進度拍劉邦的馬屁,連天加夜的督促士兵和勞工維修棧道,在付出了近百人摔死的代價後,棧道的維修進度確實是明顯的增快了不少。

其實棧道維修不好,劉邦並不著急,當初在送他入漢的路上,張良已經對他交代過,等到要離開漢中打回關中時候可以命人佯作修複棧道,而漢軍主力卻從小路迂回到關中。

張良在獻這條計策的時候並不清楚有哪條路可以從漢中通往關中,但張良卻始終相信天下之大,不可能在幅員遼闊的漢中和關中之間隻有一條道路相通。

對於張良,劉邦一直是言聽計從,雖然當初入漢時他並沒有十成的把握有其他道路通往關中,但既然張良說了要燒毀棧道,他就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漢軍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軍容整齊、糧草充足,已經具備了進入關中的條件,在漢中窩了七個多月的劉邦再也無法繼續忍受偏安一隅的日子,他開始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