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各個中原根據地的領導到延安開完會返程,路上風餐露宿外又要穿越道道封鎖線,通過敵占區、遊擊區等等危險性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之外,東北來的這四位幹部的返程則沒有這個問題。
來的時候,他們隻有四個人,回去的時候卻壯大到了一百多人。中央對東北極其重視,在短短十天時間內,從前線和延安抽調了團級軍事、政工幹部十餘人,營級連級軍事、政工幹部一百餘人,還有三位地下工作經驗比較強的八路軍敵工部人員,交與楊靖宇帶回遠東充實隊伍。
一行人先是乘坐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派來的汽車一路西行,沿著國際交通線經過蘭州,到達迪化,又從迪化乘坐蘇聯派來的飛機轉到遠東大鐵路線上一個普通車站,乘上火車,向哈巴羅夫斯克前進。
對於這種百餘人的隊伍小規模流動並不能引起國民黨高層的注意,駐西安及蘭州的情報機關向重慶例行上報後,就沒了下文,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指示,淹沒在文件電報的海洋中。顯然這是一個小事件,不足為提。當然其中一份最有分量的電報,上書“近日經過蘭州之隊伍百餘人,俱為精壯之,疑為精銳中下級軍官團,往駐SL,目的不明。”這份電報卻始終沒有轉到重慶情報機關關鍵頭目麵前,是被餘則成同誌給潛伏了還是被漂亮電報員妹妹用來擦鼻涕了,那就不可而知,總之下落不明了。另外駐蘭州的第八戰區總司令朱紹良得到消息後也隻是稍稍詢問了一下,得知是去SL的**培訓人員,也就沒再說什麼。
楊靖宇被任命為新組建的**中央東北局第一副書記兼代書記,周衛中任第二書記,李兆麟任第三書記,三人組成常委委員,東北局重新確立,原三個省委繼續沿用原來名稱及機構,魏拯民、金策、馮仲雲、趙尚誌等被任命為東北局委員。
SL人加掛了兩節車廂才安排了這支特殊的隊伍,這批幹部基本上都沒有出過國,一大半連火車都沒有坐過,上了車都感到新鮮無比,左瞧又看喧鬧一片。
這一路上,馬遷安早就與他們打成了一片。這批幹部大都經曆過長征,各個方麵軍的人員都有,都是死人堆裏爬出來的人精,優秀的指揮員,這乍一聚到一起成了東北抗日聯軍的人員,開始的時候還沒有轉換過來身份,還滿口的當時我們怎麼怎麼樣的吹牛,後來時間長了,互相了解後,又經楊靖宇嚴肅的開會給他們端正態度,大家這才真正意識到身份變了,成了正經八百的抗聯了,將來就是一個馬勺裏攪飯吃的夥計了,地域觀念、山頭主義才大大收斂。
這批幹部已經知道將要把他們分配到抗聯各個路軍任支隊長、大隊長級別的幹部,有些話他們還不好意思向楊靖宇、李兆麟這樣的高級將領詢問,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馬遷安,找機會詢問各種他們感興趣的問題。
晉察冀軍區晉北軍分區獨立二團團長古文祥前不久才來到延安,參加抗大的培訓學習,還未畢業就接到了去東北的新任務。他天生豪邁,愛開玩笑,他大著嗓門問道:“馬副支隊長,我是南方人,聽人家說東北的冬天冷的不得了?鼻子耳朵都能凍掉?”
馬遷安在嘈雜的聲浪中忙著回答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一時分不開嘴,隻好示意等會回答。
古文祥旁邊的新四軍豫東遊擊第三支隊的一個副大隊長孫義才接了話,“我知道,我叔叔就是闖關東的,前幾年還來信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