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雪中送炭(1)(1 / 2)

“靖宇這小家夥又發了什麼洋財?難道在烏拉嘎挖到了金山?花不了給我們分點嘛?”朱D今年50多歲了,稱呼35歲的楊靖宇為小家夥並不顯得突兀。

任BS也隻比楊靖宇大一歲,顯然也是朱德口中的“小家夥”,任BS詫異的看了一眼朱德。

朱D注意到了,笑道:“任胡子你可不要擔心,你年齡雖不大可顯得穩重多了,我可從來沒叫過你小家夥,背後也沒叫過。”

任BS翻了一下眼睛,“老總這是提醒我,所以我要抓緊時間多工作,哎呀,最近我就感到身體總是頭暈,看來是時候去去康大姐那裏蹭飯吃了,看看康大姐每天做什麼好吃的,讓老總身體健壯如此。”

領袖除了在萬眾矚目的正式場合裏比較嚴肅刻板以外,在平時與尋常百姓沒什麼不同,如果總是端著架子擺著臉孔,別人不累,他們自己也要累死了。在私下場合裏時常也是開玩笑的。這種無傷大雅的玩笑反倒能活躍氣氛,拉近心理距離。

毛ZD好笑的看著兩個人,不禁接口道:“老總啊,要說發洋財,我看在座的誰都沒有你發的大。”

“哦,此話怎講?我可是窮的叮當響,莫非老毛你還要打我的主意?”

毛ZD板著手指頭認真的反駁:“哎,老總啊,不能不認賬,那條毛瑟生產線可是頂了50萬美元的,除了這個,又給你花了75萬美元搞各種配套,買各種原料,算算看,125萬美元,那可是相當於3萬兩黃金,或者相當於300多萬塊銀元,你這不發大了嘛,前幾天呐,我還想用你出產的毛瑟槍去換糧食呢,一條槍怎麼也能換十幾擔粗糧,怎麼樣?你生產出來一萬條槍來沒有,拿來頂頂急好不好?”

朱D一聽,連忙將頭搖的撥浪鼓一般,連道:“沒有沒有,槍支一出來馬上就拉走了,我那裏沒有存貨。”

八路軍的槍支缺口極大,用嶄新的標準毛瑟去換糧食,打死眾人都沒想到這點,朱D一聽毛ZD還打這個主意,忙一疊聲的否認有存貨。

此時比較有名的黃崖洞兵工廠一年出產不過一萬多條自己設計組裝的槍支,命名為“朱德式”,每年可武裝16個團。還有一個就是周EL用抗聯提供的情報從蘇人那裏換來的,原波蘭的一條半舊毛瑟生產線,安放在了安塞鋼廠。由於原料充足,現在月產已達3000支,照現在的產量,全年可武裝30個團。這條線可是朱D的寶貝,他時時關心著發展,每天的庫存有多少,他心裏清楚的很。

毛ZD無奈的對林伯曲說:“林老啊,你看看老總啊,揣著明白裝糊塗,一涉及到八路軍,他那裏就啥也沒有了。”

用槍換糧食,這確實是一個兩難命題。槍支越多就越能壯大自己的隊伍,就越能打死更多的敵人,就越能解救更多的百姓。但是要是把這槍看得太重,萬一邊區真的缺糧致使餓殍遍野或者發生逃難荒,**八路軍的威望和信譽就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若從這方麵看來,槍支的意義反而無足輕重,人都沒了要槍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