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蔣政府的眼裏,恐怕現在最不值錢的東西就是人了,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上百萬的壯丁慘死在路上,毫不吝惜。
據《劍橋民國史》一段注釋稱:新兵中大量死亡的準確數字絕不可能得知。一份官方材料承認,戰爭期間喪失了1867283名新兵。(國防部所屬戰史局局長1978年7月根據《抗戰史料叢編初集》第293頁,提供的信息。)遺憾的是,沒有對這個數字按死亡和逃跑的項目加以分析。國民政府的堅決支持者和老蔣的一位知己蔣夢麟根據秘密文件估計,至少有1400萬新兵在抵達他們的部隊之前死亡。這一數字太大了,難以置信,可能是140萬(見蔣夢麟:《新潮》,第91頁)。徐複觀也提出了同等數額的新兵大量死亡數(《是誰擊潰了中國社會反#共的力量?》),《**》第1卷第7期(1949年9月16日),第6-7頁。蔣夢麟:《新潮》,第90-91頁;蘭登致國務院:《昆明征兵工作》,第3頁。
蔣夢麟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長時一篇有關兵役狀況的原視察報告
夢麟此次視察桂朗紅十字會醫務工作,道經貴陽至獨山,計程二百三十公裏。再自貴陽至鎮遠,公路二百六十三公裏,均東來壯丁必經之道。沿途所見落伍壯丁,骨瘦如才,或臥病道旁奄奄一息;或狀若行屍,綁踢山道;或倒斃路旁,任犬大嚼。所見所聞,若隱蔽而不言,實有負鈞座之知遇。謹舉列上瀆,幸賜垂鑒:
據鎮遠紅十字分會長雲:“分合有掩埋隊,見有死而暴露者,有半死而活理者,有將死而擊斃者。
韶關解來壯丁三百,至築隻幸餘二十七人。江西來一千八百人,至築隻剩一百三十餘人。而此百餘人中,合格者僅及百分之二十。龍澤區來一千人,至築僅餘一百餘人。
蔣政府統治下的抓壯丁真相還沒有被世人所知,但馬遷安是知道的。百萬壯丁曝屍荒野,與其這樣白白浪費掉人力,被無良的蔣政府各級官員糟蹋掉生命,不若想點辦法弄一部分人過來開礦,能救出多少救多少。
而且馬遷安還知道一件慘事,就是41年-42年席卷河南的2年大旱,四害之一湯恩伯生生使河南百姓餓死300萬,大旱之年不思救濟,反而變本加厲征收各種稅負,強抓壯丁。
湯恩伯的這種不顧百姓死活的做法終招致極為惡劣的後果。1944年春,30萬中**隊被日軍擊敗,湯恩伯將軍的冤不在於36天丟了37座縣城,不在於損失20萬軍隊,而在於河南省的老百姓群起攻擊被日軍擊敗的國#軍,(10萬軍隊被老百姓繳了槍)河南省的百姓恨**超過了恨日軍,河南省農民與中**隊打了起來,,這在中國戰場上絕無僅有,國民革命軍在河南省作了如下這些事:軍人把百姓在路上找個借口捆了,要家人帶錢來換人,設立的稅收紙條能把老百姓的門給貼滿了,與土匪勾結,邦票,為了拉兵,不管任何理由,哪怕這家人離了男人就活不下去,也會把人帶走...1940年到44年的4年中,河南省的**與日軍一仗沒打,反與日軍作起了生意。戰鬥中,一個日軍記者看了河南省老百姓受的苦不禁說出:"我第一次發現了比RB軍還壞的部隊,"
日軍記者說出這話還是有原因的,隻是因為在大旱年間,與湯恩伯對峙的日軍曾拿出一部分糧食救濟過災民,致使民心倒向了日軍。我們不能責怪河南老百姓不辨是非,民以食為天的道理到哪裏都說的通。
他還記得薑導演曾經拍過鬼子來了這部電影對日軍救濟有過遮掩的描寫,其實薑導演隻要在片中反問一句,糧食哪裏來的?還不是日軍搶去的ZG糧,餓死百萬救濟一萬,其心可誅,雖然湯恩波更可誅,但日軍假惺惺收買民心是定了的。如果有這種事實描寫,不至於隻能讓人窩在家裏欣賞VCD,而應該是在電影院裏。
明年春天以後,大旱就會顯露苗頭,到時就會出現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饑嚎遍野的慘像,這令馬遷安不由自主打了個冷顫。
他沒能力救下即將踏上死路的幾百萬的壯丁和災民,但如果說通伊萬,也許能救下數十萬人也說不定,馬遷安終於打定了主意。
“對,買!”沉寂了半晌的馬遷安盯住伊萬堅決果斷的回了一句。
“伊萬書記,您是否知道,你們政府與我國政府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呢?您是否知道你們提供了2億8千萬美元貸款給我們國家呢?”馬遷安莫名其妙的問了一句。
伊萬知道,這不是什麼秘密,2億8千萬貸款基本上是蔣政府用來向SL購買武器裝備的,尤其是緊缺的飛機與航空油,而且馬遷安也知道頭幾批的物資都是以上千車來計量,蔣政府則以鎢礦等礦產資源折抵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