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嶺一貫以強硬鐵血不屈服的形象出現,依史大嶺的性格,他不允許在己方沒有戰勝的情況下與敵人媾和。什麼和談不和談的,一切已都應該在打贏了之後再說。為了打贏與日本人的這場衝突,史大嶺考慮了各方麵的同盟力量,在遠東能幫上他的忙的隻有**領導下的抗聯,但是抗聯若真的配合朱可夫的行動,如此大的動靜必將會被國際社會所知道,尤其是會被中國國民政府老蔣知道,時間上如此巧合,共同行動,老蔣遲早會知道這支隊伍是從SL回來的,想讓老蔣不相信他沒有支持中國**?不太可能。
他在1937年與老蔣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時,曾答應過不再在物質上支援延安的**,一切的援助都將交給國民政府。當然目的也是很明顯的,他是指望老蔣能把日本人拖死在中國,減輕日本人對自己的威脅,所以對老蔣的要求滿口答應。
幾年來雙方有過愉快的合作也有過齷齪,尤其是在他進攻芬蘭、吞並波羅的海三國的問題上,老蔣曾跟在英美後麵衝他吐口水,讓他很不爽,但最近雙方關係卻明顯好轉,關鍵是老蔣答應了派遣勞工到SL,解決他遠東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這又讓他感覺很愜意,那個光頭也不是一無是處嘛,不好得罪他的。
毛ZD的建議讓史大嶺眼前一亮,嗯!還是這個方法好啊!中國同誌不要虛名要實質性的東西,允許抗聯以SL外籍誌願軍的名義參戰,這樣就可以像老蔣交待了,我沒有支持**物資,我隻是武裝了自己的外籍兵團,雖然這支外籍兵團的主力是中國人,但其中也有一些朝鮮人,滿人和一些遠東地區的小民族的戰士,這說得過去。
史大嶺叫進來自己的秘書,將兩張簽好名的便條遞給了他吩咐道:“西裏科瓦同誌,把這份電報發給遠東的伊萬諾夫,告訴他按指示辦,再把第二份發給延安毛ZD。”
西裏科瓦接過便條匆匆一掃,麵無表情的退了出去,他熟知史大嶺的性格也熟知遠東現在的情況,馬上判斷出史大嶺讓伊萬諾夫撥調彈藥給中國抗聯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有中國抗聯參與的一場大戰就要開始了。
十幾分鍾後,電波飛向了延安。接到莫斯科的電報,延安中央機要局的譯電員飛快譯出了內容,看過一遍,心中大喜,迫不及待的交給了二處處長冉路。
冉路一路飛奔跑到毛ZD的窯洞處,卻被告知主席不在,主席去了安塞鐵廠。
毛ZD昨晚難得的睡了個好覺,早晨起來神清氣爽,一大早就見到了安塞鋼廠派來報喜的廠長何國楨,聽何國楨喜氣洋洋的彙報說,鋼廠已經變成了名實相符的鋼廠了,以前隻能煉鐵,現在不僅煉出了鋼,而且昨天開始,一架專門改造過的轉爐練出了“炮鋼”,天大的喜訊啊!第一時間就應該讓主席知道。
“你這個小娃,煉出什麼炮鋼這麼高興地?”毛ZD好奇的看著自己麵前眉飛色舞的何國楨問道。何國楨是井岡山人,是追隨毛ZD已久的老人,雖然今年已經三十歲了,但在毛ZD眼裏,他依然是那個剛參加紅軍時的連身高都沒有槍高的娃娃。
何國楨連比劃帶說,做了好幾個動作,激動地直接模仿起大炮的轟鳴來,“就是嗚……轟……的那個大炮,我們煉出來能做炮管的鋼材啦!我們也能生產75MM以下小口徑山炮、步兵炮了,以後我們戰士再也不用被鬼子的炮壓著打了,我高興!這不一大早就來告訴主席來了。”
合格的鋼材一直是延安兵工業整個群體的追求,為了能找到鋼材,他們不得不四處出動到敵占區到蔣管區去搜集,冒著生命危險穿過條條封鎖線帶來少量的可以製作武器的原料,可以說,從正太線上運回的每一段鋼軌上麵都沾染著烈士的鮮血。安塞的毛瑟生產線經常因為斷料而短時間的停工。
馬遷安從南邊帶回來大量的機床和煉鋼的設備,迅速的將延安的“重工業”水平提升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雖然規模不大,但基礎已經打下了,投奔延安而來的十萬青年學生中讀工科理科的人才被大量重用,英雄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較高素質的學生的參與,使延安的工業上了一個新水平。雖然這批人上崗還不到一個月,但他們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支撐起了延安的工業體係,框架已經開始形成。
延安財政收入的80%被投入到了軍工生產中,這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畸形的比例,但在所有戰士們的眼中看來,這無疑是一個英明無比的決定,而做出這個決定的就是以毛ZD為代表的中央軍委。
由於陳嘉申無私的援助和盤尼西林藥品的熱賣,陝甘寧的財政大大改善了,不僅相應的提高了本地區軍民的生活水平,還經常能抽出少量的錢財支援太行山、呂梁山根據地,如果不是今年的災害影響,情況還會好一點。根據現如今的情況,發展軍工生產迫在眉睫,是重中之重。在去年條件艱苦時期,毛ZD是反對一些人提出來的要求建設重工業,提出大鹽業計劃、大軍工計劃等東西的,他認為那是不切合實際的,是不能采用的。發展不是冒險的無根據的發展,黨的路線是正確的發展路線,一方麵要反對陳舊的保守的觀點,另一方麵又要反對空洞的不切實際的大計劃。這就是黨在財政經濟工作中的兩條戰線上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