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羅斯福辦公室。羅斯福饒有興趣的盯著一份異國報紙,很仔細地看,這是一份星加坡出版的英文報紙《星島報》,老板是新近崛起的那個陳姓華人。
這是一份5天前的報紙,之所以引起羅斯福班子人員注意,是因為這份報紙上有一篇文章被轉載到M國報紙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包括很多M國普通民眾都對這篇文章有興趣,他們的言論被《華盛頓郵報》集中登載在時事評論欄目裏。
羅斯福看的是原版《星島報》,他不相信本國轉載的內容沒有刪節,他知道那些控製報業的財團有時候也會斷章取義,並不誠實。
開篇是一小段作者介紹,這篇文章是一個流落到星加坡的德國人寫的,這個德國人曾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牧師。
隨後則是作者描述自己的經曆,描述自己是怎樣從一個擁護納粹的狂熱分子轉變為受納粹分子迫害的曆程,有很多細節敘述。
羅斯福對這一部分內容沒有太關注,他感興趣的是最後一段作者的懺悔,當然也可以理解成對暴行保持沉默的譴責,作者在自我懺悔的同時也發出了譴責。
譴責誰?按羅斯福的理解,這篇文章有點衝著他來的意思。他在心中默默的念了一遍這片文章的最後一段: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這段話太精辟了,它詮釋了人世間正義與邪惡、自我與社會、助人與被助的辯證統一關係。這個作者就差仰天長嘯去呐喊了,他說的很明白,羅斯福理解這段話,理解這個作者,這個作者說:如果今天別人遇到了困難,我們不去幫助,明天我們自己一旦遇到了危難,別人也會坐視不管;如果今天那些與我們友好的國家遇到了經濟困難、外敵入侵,我們躲躲閃閃,那麼明天一旦我們遇到天災**,別的國家同樣會坐視不管。
在屠刀麵前,即使你做縮頭烏龜也會完蛋。
“埃莉諾?”羅斯福默讀完畢,揉了揉腦門對著不遠處正悠閑的喝著咖啡的妻子喊了一句。
埃莉諾放下杯子,含笑抬頭望向羅斯福,輕柔的問:“喔寶貝兒,什麼事?”
“分析一下這篇文章的意圖。”羅斯福指著桌子上的報紙,笑眯眯的請求道。
埃莉諾已經看過那篇文章,早有自己的看法,見羅斯福相問,不慌不忙的拿過報紙,用手指點著回道:“這個?”
羅斯福點點頭。
埃莉諾自信的說:“那有什麼,首先發出這篇文章的人是呼籲反法西斯力量覺醒,這個人沒什麼背景,很單純,我們要注意的是轉載這篇文章的我國報紙,為什麼大張旗鼓的轉載,唯恐M國人不知道?你要考慮報紙背後的人,這背後的人是有目的的,誰迫不及待要煽動民眾情緒,誰期望民眾放棄麻木心理?想想?如果我們出手反對納粹,誰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羅斯福笑了,他滿意的瞧著自己的妻子,調皮的叼起了他的大煙鬥,嘴裏含混不清的讚賞道:“啊哈!不愧是我的夫人,你想的與我一樣!”
“你的那些夥伴已經迫不及待了,他們在不斷地向你暗示,是時候參與戰爭了。”埃莉諾作了總結。
羅斯福腦海中閃過洛克菲勒與小摩根等人的身影,閃過了離白宮不遠處的“美聯儲”那巍峨高聳的大廈。羅斯福掌握著很多秘密,包括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例如他知道,“美聯儲”才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因為它不受政府控製,它擁有唯一獨立的貨幣發行權,美聯儲發行的“美聯儲券”就是美元。
而擁有貨幣發行權的機構是什麼?毫無疑問,它是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這個操縱M國命運的機構人員構成是誰?羅斯福也很清楚,是資本家聯盟,是以洛克菲勒與摩根為代表的財團,而站在洛克菲勒與摩根背後的還有一個隱形巨人羅斯切爾德。
從1913年美聯儲建立以來,無可辯駁的事實顯示了銀行家們操縱著美國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而這些華爾街的銀行家都與倫敦城的羅斯切爾德家族保持著密切聯係。
“該死的猶太人羅斯切爾德,是你掌控著世界上最強大的M國而不是我。”羅斯福很嫉妒,但他沒有辦法,他沒有力量打破這個格局,隻好老老實實扮演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