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借道蒙疆(1 / 2)

馬占山在陝壩等了一天,等到了自己部隊東北挺進軍的骨幹軍官團。馬占山有一支基本上由騎兵組成的隊伍。

東北挺進軍,1939年1月成立,馬占山任總司令,隸屬第八戰區,轄新編騎兵第五、第六師.是年改編反正偽西北自治軍第四師夏軍川部,編為1個團:該軍自1938年5月到達陝西府穀哈拉寨後,以一部駐哈拉寨附近輪流整訓,大部擔任黃河河防。

此次去東北,馬占山掏出了老底,將大部基本軍官與技戰術優良的士兵都抽調了出來,大約有1千餘人,361師將以他們為基礎組建。

剩餘東北挺進軍士兵則在王兆坤帶領下繼續駐紮在府穀,邊訓練邊等待馬占山調兵的命令。馬占山曾與他們講過,若東北戰事吃緊,凡是能喘氣的挺進軍士兵都得上!

馬遷安與傅作義進行了短暫接觸,但大家都謹言慎行,談話中避免牽涉國共兩黨問題,隻談合作不談分歧。馬遷安以晚輩禮見了傅作義。

事後,傅作義找到馬占山,向他偷偷豎起大拇指讚揚馬遷安,言小馬將來有出息,如果小馬能活到趕走日本人的時刻,他寧願將女兒許配給小馬,唬的老馬眼睛閃閃亮。

東北挺進軍的幾個主要軍官是新編第五騎兵師師長穆新亞、暫編第二騎兵旅旅長崔童心、暫編第十二騎兵旅旅長盧繼華。

這些人常年征戰,身上都帶著一股深深的血腥氣,馬遷安第一時間就判斷出馬占山手下悍將不少。同樣,這幾人見到馬遷安後,也敏銳的嗅出了其身上隱藏很深的味道。這種氣味隻有殺敵無數的人身上才具備,幾人立刻放下了架子,不再小瞧這個年輕的馬。

東北挺進軍骨幹隊伍簡短誓師後,離開傅作義駐地處,在河防部隊幫助下順利渡過黃河北上,在大青山遊擊隊接應下,又順利橫跨陰山山脈,進入一望無際的茫茫大草原。

根據情報,偽蒙軍駐紮在烏拉特旗的力量不強,平時遊蕩在這片數萬平方公裏上的偽蒙騎兵不超過兩個旅,而兩個騎兵旅人數最多2千人,即使與挺進軍正麵相遇,偽蒙軍也不構成什麼大的危害,兩方是老對手了,經常小規模交火,彼此熟悉得很,隻要沒有日本人參與或者督戰,偽蒙軍絕不會主動挑釁馬占山的部隊。

行軍很順利,在數十裏無人煙的戈壁草原上,遇到一個蒙古包都難,更不用提遇到偽蒙軍,除非偽蒙軍得到確切情報,能準確埋伏在馬占山行進之路上。

翻過大青山後,急行軍一日一夜,挺進軍就到了中蒙邊境線上,根據早已安排好的計劃,一小隊蒙軍迎住了馬占山的部隊,馬遷安與蒙軍帶隊的一個少校交涉過後,順利將隊伍帶到了蒙境。

挺進軍中有不少蒙族戰士,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踏入另一個“國家”,在與蒙軍士兵交談中,不時流露“中國”、“外蒙”這種字眼,直到蒙軍少校冷冰冰的提醒馬遷安。

“尊敬的馬長官,請你約束你的士兵,請不要稱呼我的祖國為外蒙,要叫它的正式名字,蒙GU人共和國。”

馬遷安通過翻譯了解到這個少校的“嚴正要求”後,想了半天才回複道:“少校同誌,我們這些士兵都是一些粗人,他們僅僅是按照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道理和規矩在閑聊天,我想你不用這麼敏感。”

上千年的頻繁交往,幾百年的融為一體,豈是你不承認就不承認的?請記住,現在是41年,法理上這塊地方還是中國,雅爾塔體係還未建立,各方博弈正凶,撲朔迷離,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現在談這事豈不是為時太早?

二十世紀的前半葉,北國大漠,烽煙迭起,你爭我奪。舊中國積貧積弱。1945年,外蒙在外力的支持下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早已覬覦外蒙的沙皇俄國,策動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們脫離中國。11月30日,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庫倫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

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與沙俄談判,1915年6月9日外蒙宣布取消“獨立的大蒙古國”。時任總統的袁世凱冊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為“呼圖克圖汗”,並赦免搞“獨立”的有關人員。外蒙實行所謂“自治”。

1919年11月7日,外蒙當局因後台沙俄政府被推翻,失去支持,民眾內亂無法控製,又突然致電北京政府,要求取消“自治”,恢複前清的舊製。北洋政府的總統徐世昌順水推舟,在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的“自治”,恢複舊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