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馬遷安拿過隨處可見的製圖工具,在一大張硬板紙上畫下了粗略的外形圖。徑百毫米左右,長700毫米左右,4個彈翼,翼展350毫米左右,所屬配件也簡單畫了一下,有電源電線潛望式觀察鏡。這是一個縮小版的紅箭基礎型,當年也是仿製的蘇軍薩格爾AT3。
之所以畫了縮小版,隻是因為紅箭73尺寸大威力也大,可破150毫米65°裝甲,現在根本沒有任何一型坦克有那麼厚的裝甲,即使是縮小版,威力也足夠大的,馬遷安估計破甲威力差不多百毫米,就算是T34挨上一彈,也要灰飛煙滅。
“大框就是這樣,細節性問題,例如尺寸裝藥量,電線材料,電源小型化問題還要時間試驗。”
基裏年科夫如獲至寶,俯身在圖紙上麵久久不肯起身。這完全是一種劃時代的天才想法,誰又能想到可以用導線控製火箭飛行姿態呢?想都沒想過。
基裏年科夫終於從桌子上抬起頭來,帶著一點羨慕的口吻讚道:“馬,你著腦袋是怎麼長的?真想打開來看看,這麼有創意的東西都能想出來。”
可別!馬遷安小心的摸了摸自己的留著短發的頭顱,心說你可別逗了,我這哪到哪?你這科學狂人的思維才嚇人呢,打開我的腦袋?你安得上嗎你。
“其實……嗨!也不怕告訴你。”馬遷安看看將基裏年科夫的興趣引得高漲起來,才接下去稍微透露了一點信息,“你可要抓緊搞了,我聽說德國人也在搞這個東西,搞可操控的大飛彈,原理和我們的差不多。”
馬遷安急著把自己摘出來,隨口扯出來德國人,德國人確實在搞,什麼V1V2,萊茵河女兒等等,都是可控的導彈。
“你怎麼知道的?”
“這個?你知道我的情報來源是很多的,很複雜的,而德國也不是鐵板一塊,這年代間諜隨處可見。”
噢!基裏年科夫很聰明的閉了嘴,情報來源這個問題不是隨便問的問題,看樣子馬遷安也不會說。
才過了一刻,善於引申的基裏年科夫就提出來一個新東西,反倒讓馬遷安吃驚不小。
“你說,我能不能把這玩意再加長再加粗,發射到天空上去,攔截高空的轟炸機群?”
行是行,這就是地空導彈的雛形吧?不過老頭顯然太心急了,世界上還從未見過屁股後麵拖一根導線的手動地空導彈,而現在的無線電製導還是空白。馬遷安純心考驗一下基裏年科夫,問道:“如何發現高空目標?還是連帶導線手控引導嗎?”
“發現目標有雷達!至於如何製導,我想導線是不適用的,這方麵我也不懂,我可以把這個思路跟我的同學說說,你知道的,就是莫斯科的那位無線電專家,他領導著一個無線電研究所。”
很好!基裏年科夫是個好同誌!
馬遷安看著技術狂人花白的頭發在明亮的燈光下閃耀,不禁“心疼”的關心一句,“老家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的工作也不可能一天成功,要注意身體啊,我很需要你。”
基裏年科夫頭也不抬回了一句:“沒時間了,我就是累死也要開發出來這東西,莫斯科都快淪陷了,我能不著急嗎?”
“一兩件新式武器改變不了戰爭進程,我相信正義必勝!”馬遷安順口溜達出一句名言,他可不想讓老頭累壞了,要是累得不能動了,自己上哪找這樣容易合作的,又有私交的“老幹部”去呢?
“馬,你說的不對!”基裏年科夫抬起頭認真的爭辯一句,“你說新式武器沒用?那麼你敢不敢赤手空拳麵對機槍?”
馬遷安無言的對著基裏年科夫豎起一根大拇指。
應基裏年科夫盛情邀請,馬遷安亦是滿懷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實際上他也知道,一種武器的設計理論即使是正確的,但真要研製出成品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他並不期望短短幾天時間就能拿出成品。
兩天後,馬占山已經等不及,在馬遷安安排下,首先向自己的營地奔去,在那裏還有上萬勞工組成的新兵營等待新長官的到來。
這兩天馬遷安除了與基裏年科夫調集的反坦克導彈研究組在一起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泡在劉頂身邊,從辦公室到寢室,兩人抵足而眠,足足聊了好多。
馬遷安偶然之間發現劉頂所做的《抗聯武器調撥計劃表》,上麵標明對下一年度武器調撥的品種和數量,一看之下,馬遷安不禁有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