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仇深似海(1 / 2)

原本早晨到達的日軍援軍直到下午才姍姍來遲,順著冰封的湯旺河麵,湧來了長長的一列汽車組成的“援軍”。這是以駐佳木斯第十師團步兵第39聯隊(姬路聯隊)為主,以附近幾個縣城及較大城鎮的守備隊為輔的精銳之師,人數大約5千餘人。

第十師團又名姬路師團,編組地姬路。其中的姬路聯隊則為師團中的一等主力聯隊。

佐佐木到一曾任第十師團的複員指揮官,與第十師團上層一直保持著聯係,聽聞歸自己指揮的東京聯隊中伏,一邊急令其餘部下進山支援,一邊發出急電請求第十師團看在他的麵子上出兵協助。

從理論上說,第十師團的姬路聯隊駐在湯原附近,可以順結凍的湯旺河動用汽車快速增援,在冬天,湯旺河成了天然的公路,利於機械化部隊行動。

但這也僅限於理論,建立在抗聯不做行動的條件下才成立。楊靖宇在設伏前就早已考慮的很清楚,他當然不會讓鬼子這麼輕易就利用湯旺河這條“冰公路”。

姬路聯隊在路上毫無意外的遭到了抗聯小股部隊的遲滯行動,姬路聯隊經過三場艱難的追剿戰才驅散了埋伏在路邊高山密林裏的小部隊,付出了十餘輛軍車被炸毀,2百餘人傷亡的代價,帶著深深的疲憊趕到了東京聯隊曾經激戰過的戰場。

戰場的慘狀使聯隊長上坪太郎深感震驚。廣柔的戰場上遍布的是僵硬的屍體,大部分屍體的軍服都被扒去,隻留下兜襠布,少部分屍體有軍服,問過幸存下來的人後才知道,這些穿軍服的士兵在戰鬥結束時還都處於活著的狀態,隻不過因傷因寒沒有熬過這個可怕的冬夜。

5、6千人的東京聯隊就這樣覆滅了?上坪太郎心中不願相信,可事實卻逼迫他不得不相信。他漫無目的的戰場上走著,間或撿起幾個彈殼,間或俯身從雪裏撥拉出敵軍留下的殘破的武器,端詳著分析著……。

沉思片刻,上坪吩咐人叫來了“滿洲國”第三軍管區第17混成旅旅長劉玢。

劉玢率領著17旅殘部曾被李鳳山的部隊追擊,在其“高超”的閃避戰術下,拐上了一條岔路,成功脫離了抗聯的追蹤。劉玢把這歸結為運氣,其實他不知道的是李鳳山對他根本沒興趣,追他隻不過是摟草打兔子有一搭沒一搭,尤其是成功“釣出”東京聯隊之後,就再也沒關注17旅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在抗聯合圍東京聯隊的時刻,17旅殘部在戰場西麵20公裏的地方,順著東京聯隊留下的痕跡蹣跚前行。

電台早已經不工作了,劉玢沒有辦法聯係上鬼子的大部隊,隻能亦步亦趨追趕主子的腳步,期望靠攏主力可以取得給養。

經過數天的折騰,劉玢的殘部人數越來越少,很多士兵凍餓交加病倒在路上,就連旅部中的R本顧問也未逃過天氣的懲罰,這令劉玢更加堅定要盡快尋到東京聯隊的心思。

但當他趕到距離戰場數公裏的地方,聽尖兵回報情況後,卻再也不敢前行,聰明的劉玢又躲起來了。誰敢去?6千皇軍都被圍住了,我這餓的前胸貼後背的6百殘兵敢過去嗎?聽那前方傳來的隆隆炮聲,抗聯“凶殘”呐!我就不要給人家塞牙縫去了。

直到臨近黃昏終於聽不到前方的交火聲了,劉玢心中惴惴,又派出了偵察兵前去偵探,可不知為什麼,直到半夜偵察兵也沒有回轉,擔心不已的劉玢又一次果斷轉移了位置。

這次轉移歪打正著救了17旅一條命,陸續回撤的安濱縱隊在“舌頭”的帶領下,後半夜時分來到了17旅原宿營地,撲了空。

東躲西藏的劉玢在第二天上午偷偷摸摸靠近了戰場,見戰鬥已結束抗聯已無蹤影,劉玢才命令手下謹慎接近了遍穀的屍體,搜集戰死者隨身攜帶的幹糧充饑,救治還活著的皇軍。

在劉玢的努力下,沒有被凍死的幾十個日軍艱難的活了下來。

姬路聯隊聯隊長上坪太郎大佐是一個“講道理”的人,看在劉玢忠實履行救助日軍傷員的行為,雖然他隻不過升起了篝火燒了幾鍋熱水給傷員,上坪給了劉玢“淡淡”的表揚。

偌大的戰場上開始忙亂起來,日軍士兵們將一批又一批僵硬的“兄弟袍澤”整齊的碼放在樹枝堆成的柴堆上,進行火化儀式。

巨大的柴堆足足有30餘個,滾滾黑煙直飄潔淨的藍天,每個火堆旁都有一些鬼子列隊垂頭向這些戰死的“武士”致敬。

“劉桑”,上坪大佐斜著眼睛瞟了一眼劉玢,後者正神色“肅穆”對屍堆行注目禮。

“你的不錯!竟然能逃過抗聯的追擊,如果有機會,我會向上級要求,下次剿匪我們合作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