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統戰進行中(1 / 2)

安濱縱隊與賈永根的361師新編第三步兵旅在興安東省東部偏南地區繼續發展壯大,很快拿下了所有的居民聚集點,地方政權下的群眾人口達到了2萬多人,走到了縱隊曆史上的第一個高點。

二路軍周衛中部控製了興安東省東部偏北地區,建立第一個擁有3萬多群眾的根據地,形勢發展令人鼓舞。

馬占山則率361師主力占領了興安東省西半部,治下人口也達到了4萬多人。短短半月時間,抗聯與馬占山軍聯合控製了十餘萬平方公裏的山區,從外蒙邊境一直到大高崖子(現加格達奇)都有抗日軍隊在活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各地抗日軍政府及時將被R本移民強占去的土地重新分配,有原主的歸原主,無人認領的土地則分給了無地或少地的佃農,並按規矩鄭重的發下了地照。

針對熟地分配完後還有一部分窮苦佃農無地可分的狀況,軍政府又及時下達了新的政令,允許農戶自行開荒,並允諾耕種滿一年後即可歸己,按條例補發地照。

為避免日後鬼子搜山燒毀莊稼的危險,馬遷安規定的新開荒地點大都處於荒無人煙的深山,地點雖偏僻但依然阻擋不了無地農民的熱情。

新政令像一顆投入到油鍋中的火星,在群眾心中轟的一聲爆裂開來,引發他們胸中燃起了不可遏製的熊熊烈火,一時間聽到消息來谘詢的群眾擠滿了軍政府簡陋的辦公室。

在“勞動光榮!”“多勞多得”“多生產為前線”的標語與口號下,群眾的勞動熱情被空前的激發出來,一家又一家的百姓拖家帶口,牽著抗聯地方政府費盡心機弄來的耕地用的大牲畜,歡天喜地的向著指定的地點進發了。

今年雖然隻有短短的開荒時間,來不及精細開荒,耕地上一定是雜草與灌木叢生,但肥沃的地力絕對不會讓人們失望,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塊寶地上,插根棍子都能長成參天大樹。隻要你肯播下種子,防住禍害莊稼的狗熊麻雀,秋天的時候你就可以躺在糧囤裏打滾了。

眼望著滿臉洋溢著笑容的農戶陸續出發,馬遷安眼前仿佛出現了漫山遍野的金黃的大豆高粱,不禁發出一句感慨。按此發展,秋天的時分到來後,本地抗聯將再也不受糧食短缺的困擾了。一支部隊要發展有三個必要條件,人、糧食、武器,隻要解決了生存的困難,有了充足的糧食,抗聯將不可戰勝。

“隻有人民,隻有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一不留神就作詩了!馬遷安猛然醒悟到自己剛才的自言自語,這不是他自己的話,這是主席多年後說過的話,但好像隻有主席的這句名言才符合現在的意境吧。

驅逐了R本移民後,本地還是留下了大量的朝族移民。本地朝族移民人口甚至超過了真正的R本移民。1940年,偽滿洲國“國務院”編纂的《康德7年度臨時國勢調查報告》對偽滿洲國人口進行了統計。截止1940年,偽滿洲國的總人口為:43202880人(分中國係和日本係),其中中國係人口為:40858473人,中國係統中的漢族人口為:36870978人(漢族占偽滿的中國係人口的90.2%,占偽滿全部人口85.3%),其餘人口為 滿(滿、漢八旗後裔)、蒙古、回等民族。R本係人口:2271495人,其中R本人:819614人,朝鮮人(因為朝鮮被R本吞並,所以人口算在R本係)1450384人,台灣漢人(台灣被R本吞並,人口算在日本係內)1497人。另外還有第三國(3732人)以及無國籍的人口(69180人)。

朝族移民與R本移民不同,他們是可以爭取的對象,移民中不乏擁有“複國”理念的傳統人士,在抗聯朝族軍官樸吉鬆等人的宣傳鼓動下,大半的移民選擇留下來與抗聯在一起,這是一個良好的跡象,出乎馬遷安曾作出的最樂觀的預料。

馬占山對蒙族上層人物的統戰工作也收到了成效,這些原蒙古王公自從蒙地奉上與特權奉上兩個運動過後,失去了所有的權利和財富,雖然R本人做樣子作為補償,搞了一個基金會,按年發放一定數額的金錢給這些王公們,並曾經承諾一定讓這些識趣的王公們有一個“體麵”的生活,但實際操作中則完全變了形,負責操作此事的具體負責官吏根本無視這些失去了權勢的王公們,拖延克扣本就已少得可憐的“體麵金”,致使這些王公們的生活完全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

正苦苦掙紮度日的王公們對R本人恨到了極點,卻又無可奈何,單獨的個體的反抗力量不是R本人的對手,充分估計到後果的王公們不敢輕舉妄動。忽然在近期他們家裏都紛紛來了不速之客,這些不速之客帶來的消息使他們既驚訝又興奮,驚訝的是中央政府軍竟然大舉打進了興安東省的地盤,興奮的是馬占山向他們這些過氣王公伸出了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