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右這幾天過的非常愜意,趁離任之機大撈了一筆。凡是能賣的官爵基本上都賣了,共計收入國幣、金條、銀元等物折合差不多3萬4千多元,其中自己就能分到1萬1千元左右的額外之財,這些錢在新京(長春)可以輕而易舉買到一座上百房間的大宅院,權利這東西如果被用到了極致,真的可以帶來意外之喜,自己醒悟的太晚了,如果不是森川顧問明示自己這麼幹,還真沒有想到敢這麼大肆賣官換錢。可惜就要離任,王之右又不禁有些傷感。
為了撈錢,他再也不肯考慮的很多,那個因為曾有過通抗聯嫌疑的劉宗嶽來求官,他也僅僅猶豫了一下就收錢放任命書了,如果放在平時,他還要考察考察的,現在嘛,去他媽的蛋,劉宗嶽要是再出什麼事那也是下一任司令官的責任,關我屁事!
從第三軍管區各支部隊“選派”上來的基幹士兵已陸續到達齊齊哈爾集合,隻差十幾個黑河省部隊的家夥還未到齊。這一百多“最精銳”的國兵是王之右藏了私心多要出來的名額,就要到新京赴任了,身邊哪能沒點自己的子弟兵呢?把他們安排到學校帶出來,自然對自己感恩戴德使著順手,如此順水推舟舉手之勞收買人心的事傻子才不幹。新京陸軍訓練學校教育長池田已經發來電報催促王之右赴任了,王之右決定不再等黑河省那些拖拖拉拉的“熊兵”,吩咐下去後天早八時準時從軍管區司令部出發。
在等待王之右出發的日子裏,馬遷安除不斷考慮完善自己的計劃外,還要應付幾個美國佬每天發出的恬噪。
斯坦特、博拉尼,甚至那個紅頭發翻譯安德森都是麻煩精,他們總有許多驚奇和問題,不時需要馬遷安解答。
“啊!你們怎麼會有那麼多盎格魯馬?”安德森指的是安濱縱隊內隨處可見的高大的東洋戰馬,現在身處大興安嶺內的安濱縱隊人馬加上九支隊都配齊了馬匹,部隊大大提升了機動力,這多達三千多匹的曰本馬除自小興安嶺帶出的之外,大部分是從義合德軍馬場搶來的,已基本形成戰力。
盎格魯馬?馬遷安不知道安德森為什麼這麼稱呼,這不是東洋馬麼?至於東洋馬的祖宗是否是盎格魯馬,誰希的搞明白。
“這是搶來的曰本馬”。
“不,不!你不要騙我,曰本人要這麼高的馬幹什麼?他們爬的上去嗎?你們肯定還有秘密沒有告訴我,是不是英國人也與你們有接觸?”安德森搖晃著紅頭發,像一朵火苗在跳躍。
安德森是個年輕的美國人,由於門羅主義拒絕參與國際事務,一般美國人隻關注自己國內的一畝三分地,對世界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幾乎毫無了解,像安德魯這樣的年輕人恐怕是第一次走出國門,除了跟美籍華裔學過漢語知道一些中國的事情,他對曰本知道的有限,他無法想象曰本會有盎格魯大洋馬。
此時間的曰本男人平均身高為一點五九米,騎在如此高大的洋馬上的確是有點滑稽,比例失調美感沒有,也難怪安德森不相信這是曰本馬。
馬遷安雖然不清楚曰本馬的來龍去脈,但他不願在美國人麵前回答不出問題丟臉,轉過頭悄悄對跟隨左右的牛顏低語道:“去把西門獸醫請來,讓他回答這個小美國佬的提問。”
西門獸醫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獸醫,這世界上的牛馬豬羊還沒有他不知道的,這麼專業的問題還是留給專業人士解決。而且……馬遷安有點惡意的想到,西門老頭最愛給人上課,有安德森受的,讓你煩我。
雙手沾滿馬糞的西門獸醫很快出現在好奇的美國人麵前,熱情無比的拽著安德森衣袖,指手畫腳解釋起來,難得有人終於問到了這個問題,滿肚子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敢不講他個昏天黑地?
曰本列島原本無好馬,長時間以來隻有包括木曾馬、宮古馬在內的七種土種矮馬,完全出於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需求。明治維新時期,曰本國力漸強萌發了掠奪世界的思維,曰本將改良馬種的工程與政治的強盛、經濟的發展、文化的淵源結合起來,1877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馬匹養殖機構三田育種場,標誌著繁育優良資質馬匹新時期的到來。明治維新以後,西歐新一代畜牧技術的移植,特別是英、法、美等國輸入大量類型各異的馬匹,使日本縮短了與臨近國家在馬匹上存在的差距,日本產出馬匹在體格和能力上大為改觀,號稱"東洋大馬"的自繁駒從此走上曆史舞台。
馬的標準身高(馬肩胛骨到前蹄之間的垂直距離)為153厘米,體重460公斤左右,無累贅之肉。所以當年日本騎兵用馬的體格標準與西方是完全一致的。
日本軍馬主要有以下幾種:
阿拉伯馬,原產地阿拉伯半島,以優美的體形和輕快的動作聞名於世。另外耐熱和持久性強。大正、昭和天皇的座騎都是阿拉伯馬。公開場合昭和天皇閱兵時騎的都是白色的阿拉伯馬。天皇的近衛騎兵和馬車所用的也是阿拉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