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清來“看望”馬遷安這好理解,可張蘭生也為何來了呢?難道我這麼招人待見?馬遷安接著剛才與張蘭生沒聊完的話題接著聊。
“老張,你洋財發的不小啊。”馬遷安指著停在小路上的三輛坦克,戲虐道。
“可不!”張蘭生很自豪,“不過也奇了怪了,我帶著維修隊是去幫蘇聯人修東西去了,剛開始的時候蘇聯人小氣得很,說好了的修十輛給咱們兩輛,落後型號什麼的咱也不挑,就這他還拖著不給,一個月前好像一下子開了竅,不僅補上以前賴賬的,還多給了幾十輛,看他們這麼大方我尋思吧,再要點汽車啥的,嘿!你瞧怎麼的,又小摳了,寧願給坦克也不給汽車,咋整的嘛,老毛子腦袋瓜子跟我們長得就是不一樣。”
馬遷安沒接話,走到那輛蘇德結合體坦克跟前,仔細看炮塔下邊緣,瞧出一點門道,就問:“這炮塔是被大威力武器掀飛的吧?”
“這輛啊,是,車體底盤被炸得不成形了,就是那種拴著線兒的火箭彈幹的,那威力老大了,挨上誰誰死,咋?跟我說的問題有關係?”
有啊!太有關係了。坦克是陸戰之王,以它擁有的威力橫衝直撞於陸戰場。坦克作為‘閃電戰’、‘大縱深進攻戰’等作戰戰術的主角的表現令世人刮目相看,隻要坦克上了一定數量,經得住薄弱的反坦克武器攻擊後的損毀,那麼坦克確實可以笑傲陸戰。
但是那僅限於科技還沒有發展到致命威脅坦克的地步,坦克才可以稱為驕子,現在不行了,從張蘭生帶回的信息中判斷,馬遷安斷定蘇聯人已經開始嚴重懷疑坦克的功效,以至於不像以往那樣將坦克當做寶貝,拖著不給張蘭生了。
雖然第一代線控反坦克火箭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火箭輕便靈活、造價低廉、威力強大,現如今所有坦克裝甲都不堪它一擊,操作員生存率大大高於其他反坦克武器操作員,這種武器必將埋葬坦克。
“可能是這樣吧。”馬遷安斟酌著說,“蘇聯人認為相對於坦克來說,汽車對他們更珍貴,坦克造價貴耗費資源太多,失去突擊功效後隻能作為一座活動炮台來使用,得不償失,所以就不重視了吧。”
張蘭生若有所悟,遲疑道:“我倒是聽說,前一陣子蘇聯人第五坦克集團軍覆滅了,恐怕與這種火箭脫不了關係,但是……這種老威風的東西就這樣完了我也不太信,畢竟隻要有戰爭就要有人進攻,在密集火網下沒有坦克的進攻真是一場艱難的進攻,沒有它真是不可想象。”
馬遷安自有看法,他一直以來就懷疑二戰後坦克的作用,他認為在沒有足可以抵禦導彈攻擊的裝甲發明之前,坦克已不值得信任與發展了,坦克失去了陸戰主攻手的地位,要想突破敵陣,隻能依靠炮兵徐進彈幕掩護,用血肉之軀去拚,突破防禦陣地的速度將大大下降。至於某些磚家列舉的坦克還是不可取代的那些例子,例如美軍攻伊之戰,最後還是坦克進占伊拉克的例子,馬遷安大不以為然,當時伊軍軍無鬥誌,這種結果不能與兩軍勢均力敵相提並論,磚家為何不列舉三、四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呢?那幾次戰爭中,在雙方都擁有有效反坦克手段時,在雙方導彈互射下,坦克形同廢鐵,根本起不到決定性突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