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我絕不退後(1 / 2)

一團二營基本打光了,加上新補充上來的30人,整個陣地也沒剩多少人。他們已經堅守十天十夜,打退日軍兩個大隊52次衝鋒,殺傷敵軍逾千名。一團一營與三營原本作為預備隊準備替換二營,但連日來與繞過主峰從其他山脊偷越過來的日軍小分隊激戰,傷亡亦是過半,僅能有限支援東山主陣地。

幸而團屬炮兵還有些炮彈,依然能夠發起攔阻射擊。

這樣的情況在整條防禦線上比比皆是,衝鋒與反衝鋒,陣地丟失與奪回交替進行,雙方在主要陣地上犬牙交錯,反複較量著。

雖然日軍占有空中優勢,並占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抗聯官兵輕武器大大優於日軍,火炮總體數量上亦不次於日軍火炮總數,兼之占據有利地形,抗聯傷亡數依然低於日偽軍。

雙方膠著,你來我往,難解難分。退後一步是家園!我絕不退後!

日本人當然不甘心受阻於陣前,他們派出了無數支僅攜帶輕裝備、隻帶數日食品的輕裝部隊,或翻越山脊,或偷偷溜過山腳,向縱深挺近。

越往裏走,遭遇的阻力越大,除遇到抗聯正規軍的反清剿,還越來越多遇到武裝平民的攔擊與包圍,抗聯利用原來繳獲的三八槍和最近從蘇聯運到的輕武器,快速武裝了民眾中的青壯男女三萬餘人,這些武裝平民肩負起了運輸隊、擔架隊、情報隊等各項後勤工作,遇敵則能做到主動迎敵,迅速彌補了原民兵被抽調到主力部隊後餘下的空缺。

雙方在白雪皚皚的大森林裏互相追逐,拚命廝殺。由於抗聯通訊器材的先進性,一旦一支抗聯發覺敵軍蹤跡或遭到攻擊,很快就能通知附近部隊前來圍剿,抗聯往往能夠短時間內聚集到足夠的人數,包圍某支勢單力薄的日偽小型討伐隊消滅他們,麵對如雨般的衝鋒槍彈和手榴彈,隻配有三八搶和少量輕機槍的日軍無法長時間抵抗,這樣的戰鬥往往開始得快結束的也快,抗聯軍民強有力的反擊大出日軍預料,日軍突入根據地的輕裝部隊損失直線上升,隻推進到20公裏左右,已成強弩之末。

而且由於日軍輕視醫護,隨隊醫護兵數量極少,傷兵得不到有效治療,士兵隻要負傷等待他的就是死亡。抗聯軍民表現出少有的“冷酷”,麵對哀嚎的日軍傷兵並不像以往那樣進行救治。日軍頭一次發現,在缺少給養的情況下,嚴寒成了他們的第一殺手。

不到半月,日偽輕裝部隊被擊斃、凍斃、餓斃、傷斃達到恐怖的四千餘人。前線指揮官關東軍第4軍司令官草場辰已中將被迫停止了這種得不償失的進攻方式。

前線受阻,為督促部下用力,草場辰巳被迫向前移動了指揮機關,抵達了距前線50公裏的三合鎮坐鎮。

馬遷安的部隊一直靜靜地潛伏在日軍大部隊的後方,不過他並未閑著,他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前去了解敵軍部署。

每天他都能聽到前線傳來的消息,當他聽說東山失守,沙振武與陳澤侯相繼陣亡的消息,神情明顯一愣,眼神一下子黯淡下來。這兩人都是智勇雙全的悍將,連他們都已經戰死,東山戰況之激烈遠超自己想像。

剛要率隊趕往東山奪回陣地,又傳來二團重新奪回東山的消息,不禁鬆了一口氣。

馬遷安帶領的四千多人是要作為殺手鐧而存在的,非到緊要關頭不能輕舉妄動。隻要出動就必須重創敵軍,否則失去敵後潛伏的意義。

什麼是重創敵軍呢?為此馬遷安已經考慮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打擊敵軍後勤,來一次規模空前的破襲戰,一舉毀掉敵人最主要的四個大型前線補給站。

這四個大型補給站距離前線30至40公裏不等,每天這裏都要開出不少汽車輸送給養給前線不遠處的小型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