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秋茶垂露(1 / 2)

BGM:銀臨《棠梨煎雪》

“本草堂?我做茶葉生意的與藥行談什麼?”何亙一臉疑惑問道。

曲煙茗微笑道:“前些日子,我在飲子藥家幫襯,跟從孫老板和娘學了不少藥理,深覺可將藥湯作為茶湯。且古書上所記的許多茶湯,即是茶葉與藥材相配,那次我在瀟然樓中所煮的‘冬日夏雲’便是如此。將藥材入茶,想來該是廣平城中獨樹一幟,於茶葉生意亦是別開生麵。”

何亙聞言,點頭道:“曲姑娘真是聰敏。不過,還需曲姑娘製出些茶湯來,我也好與本草堂的宋老板商談。”曲煙茗應下。

兩日後,草木齋後堂,風爐備火、壺中煮水,何亙與一班夥計圍於四周,或坐或站。曲煙茗將色為棕綠、形似馬蹄的顆粒放入壺中,煎煮後把藥湯注入白瓷茶碗中,待得微微涼些,投入扁平碧綠的茶葉,靜待茶葉舒展。

“炒青綠茶本就香鬱味甘、清熱解暑,配以明目滑腸的決明子,最是適宜夏季飲用。而決明子,可單獨煎煮,亦可以代茶飲,除卻綠茶,還可與菊花、荷葉搭配。”曲煙茗道。

何亙端起茶碗品嚐,道:“此茶確是清爽,盛夏飲來想必更加完滿。不過,眼下已然秋氣漸重,若賣這茶,怕不合適。不知曲姑娘可製出秋季所飲之茶?”

“自然,”曲煙茗嫣然一笑道,示意夥計重新換過茶壺,從旁邊拿過三隻白瓷茶荷,其中皆為淡黃色藥材。見夥計將注入清水的茶壺置於風爐上後,曲煙茗道:“秋季有收、斂、降之性,故有秋燥。此茶便是滋陰潤燥。”

何亙拿起茶荷道:“這藥材或金黃或淡黃,與秋季甚是相配,不知是何藥材?”

“這是沙參麥冬潤燥茶,取北沙參、麥冬、石斛各三錢,煎水後代為茶飲。”曲煙茗道,待清水沸騰,一手執茶荷、一手捏茶夾,將三味藥材依次放入水中煎煮。

曲煙茗道:“如此,草木齋便是售賣尋常茶葉與藥茶原料,還可兼賣蜜汁,想來不喜藥湯苦味的人甚多,有了蜜汁自是更多人會嚐試藥茶。”

見何亙聞言點頭,諸位夥計也是讚佩眼神,曲煙茗又道:“加之‘冬日夏雲’和茶蘇,還有何大哥的荊巴茶飲,草木齋可謂是花色紛繁,想必會引來不少茶客。”

“就依照曲姑娘所言,”何亙興奮道,“日後,曲姑娘鑒茶配茶,報酬自然水漲船高。”

因著折價收茶之事,又有藥茶新售,草木齋一時聲名大振,茶客從平民百姓到達官貴人。每日,曲煙茗都會在日入之時於齋中烹茶,泡茶、煎茶抑或藥茶,不一而足。不過幾日,去草木齋看曲煙茗的茶藝,已然成了廣平城之人到得西巷必看之事。

“幸有曲姑娘,這茶葉生意愈加紅火,看來廣平城中飲茶之人越來越多。”一日茶藝畢,何亙笑道。

曲煙茗兩手收具,認真道:“可是,藥茶卻是差強人意。不知是滋味不好,還是配製的口味不適。”

“曲姑娘也發覺了,”何亙亦是一臉嚴肅道,“相比諸般茶葉,藥茶因加了藥材,而且有些是名貴藥材,譬如那石斛,價格自然高些。尋常百姓本就飲茶不多,對藥茶並不熱衷,至於有錢有閑之人,又覺與藥湯無甚差別。藥茶雖是別具一格,卻是遠不及你我的料想。”

“我本以為,藥茶不比藥湯苦澀難咽,該是深受歡迎,卻忘了價格也相應貴些。”曲煙茗蹙眉道。

何亙道:“而這西巷中,多是客商與采買之人,閑暇在此品飲的更少。”

“何大哥,”曲煙茗看向他,略略思慮道,“西巷附近是客商聚散之地,也是采買之人必經之處。我曾在兩條街外開有茶肆嘉木軒,後無端被砸。如今,我也有些積蓄,若是能重開,煎煮草木齋的茶,既彌補無人品茗的不足,又可拉來不少生意。何大哥可願意助我?權且當做我向何大哥借錢,賺錢之後再行償還,何大哥可是穩賺不賠。”

何亙想想道:“也好。不過,曲姑娘開了茶肆,豈非我失了左膀右臂,草木齋沒了茶師。”

“何大哥不必擔心,爹他可打理嘉木軒,我仍在此鑒茶、配茶、煮茶。”曲煙茗解釋道。何亙聞言,爽快答應。

準備嘉木軒重開,曲家三人皆是歡天喜地。曲父與曲母亦不在飲子藥家幫襯,而是四處奔走,采買一應茶具,竹木、白瓷、紫砂、青瓷等,訂下的各色茶器皆是與嘉木軒之前不差分毫,就等何亙將錢財送來,一並買下,便可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