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撥雲見日(1 / 2)

雲天洶湧似海潮,陰沉無比,覆卻千裏草原與黃沙,空餘一城孤寂。

上原行宮外,遠道而來的天府軍傲立無垠草原,如同綿延數裏的墨雲。天府將軍勒馬停駐護城河外,昂起頭,質問道:“我軍奉聖上之命從廣平城趕來,豈是爾等宵小之輩可以阻攔的?”背後將士揮刀高喊應和。

“縱然如此,行宮守衛關乎大寧皇室與朝臣安危,行刺之事尚未清楚,就算奉命前來,也該有鄭重其事的交接罷。”廉貞將軍站在城頭大聲道,身邊滿是全副武裝的兵士,弓弩齊備。

天府將軍冷笑一聲,道:“怎麼,這北境五軍是桐親王所領,你們連門也不肯開,難不成,這刺殺謀反的大逆不道之事,確與北境之軍有關?你們怕是心虛了罷。”

“你手中並無聖旨,我又怎知你是否確是奉聖上之命前來,許是身懷不軌之人冒名頂替、假傳聖旨。”紫薇將軍上前一步道,“我等也是盡心職責。如今非常之時,謹慎一些總該沒錯。”

天府軍聞言,群情激奮,不少將士縱馬就要越過護城河,闖入行宮大門,盡為天府將軍攔下。天府將軍鎮定自若,整整手中馬鞭道:“該不會是,我們突然前來接手行宮守衛,你們甚是不悅,排擠我們外來之軍,哪怕是都城周遭的守軍。”

廉貞將軍看看旁邊蓄勢待發的強弩,看向城下道:“雖是夏狩這等大事,行宮尚有紫微、廉貞、武曲、天同與破軍五軍,已然足矣。我們皆受桐親王節製,如今王爺被懷疑、被軟禁,我們自是不能擅作主張。”

“若我未記錯,這幾軍,平日裏該是由四皇子帶兵訓練,你們何不去報四皇子,報與聖上?”天府將軍問道。

紫薇將軍暗自揮手讓弓箭手準備好,高聲道:“四皇子聽命於桐親王,北境諸軍無不須有桐親王兵符方可行令。眼下,王爺被軟禁,我們隻好按兵不動。”話音甫落,城上箭如雨下,盡數射在天府軍腳下,排成密密麻麻的柵欄,使得天府軍不得不後退幾步。

“放肆!可知同室操戈,當是重罪。”天府將軍有些焦急道,“你們膽敢如此囂張,莫不是得了桐親王之命,這上原行宮可是改易主人?”說著,大手一揮,天府軍後排強弩激射,箭矢向城上鋪天蓋地而去。因著弓弩力道極大,城頭上不少兵士應聲而倒。天府軍前排更是潮水般湧向城門,隨著轟隆聲響,撞擊城門,就要強行破城。

紫薇將軍與廉貞將軍見狀,忙下令應對。一時間,箭影紛繁,殺伐聲起,儼然是攻城守城的兩軍對壘。

正在此時,城頭上紫薇軍與廉貞軍並排飄揚的軍旗,為一支羽箭貫穿,悠然倒地。眾人見狀,忙停了攻勢。

“聖上在此,誰敢妄動?”柯木沉聲道,聲音回蕩在草原上,威嚴莊重。

寧帝一身赭黃龍袍,腳步穩重走到城牆邊,望向城下行禮的天府將軍,道:“天府軍是朕傳令調來支援北境五軍。桐親王治軍甚嚴,連友軍也不信任,豈非矯枉過正?”

“皇兄息怒,”桐親王忙跪倒道,“行伍之人行事多是固執,軍令如山、不敢違抗。不過,戰場之上千變萬化,應是靈活應對。臣弟接手北境五軍不久,疏於教導,以致發生刺殺、內訌之事,願承擔一應罪責、交還兵權。”

紫薇軍和廉貞軍兵士聞言,皆是驚訝,剛要上前,就被柯木所領禁軍攔下:“怎麼,不僅不放天府軍進得行宮,還要助紂為虐?”

“臣弟雖是大寧將軍,到底聽命於皇兄,為皇兄守衛江山。何止天府軍、北境五軍,大寧十四主軍皆是皇兄麾下忠心耿耿的將士,豈會犯上作亂。”兩軍見狀,隻得退後數步,打開城門,讓天府軍魚貫而入。

寧帝俯視城下,麵色平靜,頗有君臨天下的不怒自威,緩緩道:“圍場刺殺之事已然水落石出,是丹國意欲盡數隳滅大寧皇室和朝臣,與桐親王無半點幹係。桐親王的忠心,天地可鑒,也是五軍將士有目共睹。”

“多謝皇兄為臣弟洗刷冤屈、還臣弟清白。”桐親王忙叩謝道,“北境五軍常年深處邊塞,對君臣之禮生疏了些,還請皇兄嚴加訓導。”

“雖然桐親王已然脫去嫌疑,但這治軍不嚴之罪還是有的。既然桐親王接手北境之軍不久,還是親自訓導的好。正巧過些日子,待得景軒傷愈,還要練兵以防丹國。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桐親王可是願意?”

桐親王再行叩謝道:“自然願意。多謝皇兄信任。我定會治理好北境諸軍,鑄牢大寧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