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且向花深覓素心》第二十章“醉裏眉目”
幾月間,安國前朝後宮雖是明爭暗鬥,穎王府卻是十分安寧。全府上下都在操辦慕逢晴的嫁妝,連平日穎王妃和瑞香都笑臉相迎,爭相送上奇珍異寶。
風亦止自從談判那晚,便易容成清純姑娘的模樣出現在慕逢晴眼前。此刻,風亦止正看著何心渺給慕逢晴試試剛剛送來的鳳冠霞帔。
珠翠點綴,珍珠流墜,飛鳳展翅,博鬢輕搖。衣衫華貴,繁複精致,紅若烈火,豔如晚霞。
風亦止斜倚寬大木椅中,眸色微沉,忽覺這衣裳花冠好看得很,隻感一針一線、一珠一花都蘊含無盡歡喜。目光落到不遠處的成箱的嫁妝上,風亦止更覺落寞,明知所有人對慕逢晴都是幸災樂禍的心思,仍是不禁有些歆羨。
“這花冠真是精巧,連小小蝴蝶都纖毫畢現。”何心渺整整慕逢晴的發絲,讚道,“逢晴公主本就天生麗質,再著鳳冠霞帔,真真美極。”
風亦止有些癡癡地注視慕逢晴的側影,似乎開始懂得,為何女子都渴求嫁與良人的那日,原來新娘子竟是如此之美,哪個女子不會企盼這樣一日。
“不想,我雖是遠嫁,卻有如此奢華的穿戴和豐厚的嫁妝。不知那桐親王究竟是怎樣人物,嫁與他又是怎樣光景。”慕逢晴嘴角微揚,不乏嬌羞道。
何心渺答道:“桐親王為大寧當朝皇帝最為年幼的弟弟,是大寧最為能征善戰將軍,殺伐無敵而治軍有方。主子可還知道些什麼?”
風亦止仍是沉浸在嫁娶美好中,愈感悲涼,直到何心渺再三喚道,才斂神答道:“此人忠心耿耿、思慮單純,能在寧帝這樣縝密謹慎的人手下備受信任,也是極為不易。不過,你就是要在這般君臣之間,挑撥離間。”
本來掛著三分笑意的慕逢晴,聞言頓時神情黯淡,默然不語。何心渺看來的眼神,亦是似有責怪。
風亦止察覺到自己的不合時宜,起身道:“送親的隊伍中,我們都會在。你若有事,告知心渺就好。”言罷,掩蹤而去。
那日,大寧的迎親隊伍如約而至,儀仗威嚴、喜氣洋洋,看不出絲毫長途跋涉的倦怠,皆是精神抖擻、令行禁止。
安國的送親隊伍中,何心渺儼然成了慕逢晴的貼身侍女,何列星為安帝調撥的大內侍衛,而風亦止則易容為從地方調來的侍衛。慕逢晴除卻何心渺的“江兒”,並不知身陷風氏堂的時刻跟蹤裏。
流青城外鑼鼓喧天、紅妝十裏、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讚賞誇歎之聲不絕於耳,一派難得的熙攘喧鬧。
風亦止勒勒手中韁繩,垂眸看著慕逢晴所乘金碧輝煌的馬車,眼中悄漾水霧,越發羨慕這塵世間的溫熱,感到自己的煢煢無依,和心裏滿滿的空落。
這時,大寧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走近,為首的一人勒馬恭敬作揖,沉聲道:“大寧欽原將軍、四皇子明景瑞,攜千人來迎接逢晴公主。”
風亦止聞聲霎時愣住,強忍眸中清淚,才緩緩抬首看向那眾人矚目的明景瑞。他華衣佩玉、眉目清雋,言談舉止間盡皆尊貴大氣,生生讓風亦止看癡。
“大寧真是沒有誠意,不派風神俊雅的三皇子,而是派不受重視的四皇子。”周圍有人低聲抱怨道。
凝望一身喜氣的明景瑞,風亦止瞬間覺他便是那期盼已久的新郎,覺他便是來迎娶鍾情的姑娘,恍惚竟覺他定定望著自己。風亦止還是抬手迅速抹了抹眼角將要溢出的淚滴,卻止不住心底蔓延開來的憂愁。
幸有何列星在旁邊低聲提醒,風亦止才知大隊出發,忙掩過方才心中狂風驟雨,駕馬隨波逐流。
浩蕩的迎親隊伍裏,明景瑞領一班官員在前,風亦止三人圍繞慕逢晴的馬車在中。曉行夜宿,不急不緩,迎親隊伍在山水間穿行,將熟悉的景致慢慢落在身後。
風亦止不是沒有到過大寧,但行得緩慢,才發覺青山綠水比麗國安國更為雄壯柔美。隻是,她的心思,始終都在明景瑞身上,連那山水都黯淡幾分。
每日,風亦止都遠遠遙望明景瑞挺拔身影,不敢長久,不敢上前,平靜地將焦急和歡欣釀作苦楚。除卻抵達流青城那日,明景瑞皆是著甲衣、配大刀,依舊神情落寞,同天同將軍不時說著話。
入夜歇息時,何心渺出了帳篷,向風亦止和何列星吩咐道:“公主說了,大寧的迎親將士跋涉千裏、很是辛苦,賞賜幾箱金銀珠寶以示謝意。公主不便出麵,托兩位將軍送與四皇子。”
何列星如常應下,安排人手搬走箱子,見風亦止愣住,催促她快走。已然習慣遠望的風亦止,從未想過可以再同明景瑞近在咫尺,沒來由地緊張起來,以致並未注意何列星的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