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遠聞言精神一振:“他們還住這兒嗎?”
大嬸搖搖頭:“沒住這兒了。他們家就林婉仙一個女兒,林婉仙嫁人後,剩下老倆口,都已經去世了十幾年了。剩下的老房子,早就賣給別人了。”
“您曉不曉得林婉仙嫁到哪裏去了?”
“我不是很清楚。聽說是嫁到了三元鎮,嫁的人好像是叫曾恩凡,也好像叫曾恩波,反正是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具體的情況,我不是很清楚。”
“您說的三元鎮,是不是就是去順陽的路邊那個三元鎮?”
“是的是的,就是那裏。”
二人謝過大嬸,驅車直奔三元鎮。
三元鎮距宜陽市有四十多公裏,所幸路好,全是四車道高等級公路,半小時後二人就到達了目的地。問了幾戶人家,都說不知道曾恩凡或者曾恩波,鎮上壓根就沒這二人。問有沒有林婉仙這人,回答說從來沒聽說過。
這下趙正遠有些傻眼了:“難道那位大嬸記錯了?”
羅有誌道:“不用著急,咱們到派出所查查戶籍不就得了。”
二人到派出所戶籍管理室,很快就查到了曾恩凡和曾恩波,這兩人是兄弟倆。不住在鎮上,而是住在鎮外五公裏的一個叫茅坡山的村莊。林婉仙是曾恩凡的妻子,看來那位大嬸並沒有記錯。
看林婉仙的出生年月,竟然是一九三八年出生的。“啊?這麼大年紀了?林婉真不過才二十來歲,如果她們是堂姐妹,這相差也太大了。”趙正遠道。
“相差幾十歲的遠房堂兄弟堂姐妹我見得多了,有啥奇怪的。走,去茅坡山。”羅有誌道。
茅坡山就在公路邊上,二人很快就到了。停好車,進村迎麵就碰上一位牽著牛的老大爺,問起曾恩凡,老大爺指著村西的一棟三層的樓房道:“唔,就是那家。”
這是一棟外牆帖了白色牆磚的漂亮而氣派的樓房。顯示出主人的生活過得還是比較寬裕的。
“不錯不錯,看來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嘛!這棟樓房就是最好的證明。”趙正遠四下打量著麵前這幢樓房,邊頻頻點頭邊說。
“少瞎扯了,這棟樓房看樣子建了有好幾年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才提出來的,沾得上啥邊了?”羅在誌道。
二人邁步往樓房裏走時,一位頭發花白但氣色不錯的老頭在二樓開門出來,看見二人時不由一愣,尤其是看到還有一名警察後,老頭顯得有些緊張,說話有點語無倫次:“你們,你們是誰,哦不,你們找誰?”
羅有誌道:“請問您是曾恩凡吧?”
老頭答道:“是,是,我是曾恩凡,莫非我家小昆又闖啥禍了?”
羅有誌暗暗有些好笑,心道看樣子這曾老頭有一個愛闖禍的兒子,不由微微一笑道:“今天我們來不是這事,是為別的事。我們是來找林婉仙伯母打聽點事的。”
曾老頭一聽鬆了口氣,忙招呼二人道:“快進屋來坐。”
二人上得樓來,趙正遠道:“曾大伯這屋修得真氣派,這說明你們家日子過得不錯呀。”曾老頭得到趙正遠誇讚,大為高興,但仍謙虛地道:“哪裏哪裏,比城裏可差得遠呢。”
曾老頭招呼二人坐下,給二人倒上茶,道:“你們找婉仙哪,她到隔壁串門了,你們二位在這坐著,我去給你們叫她回來。”
趙正遠本想先向曾老頭打聽一下林婉真的,後轉念一想,還是等下問林婉仙吧,她應該知道得比曾老頭要多。
曾老頭出去後,羅有誌向趙正遠道:“我看這曾老頭家生活過得還是很富裕的,你說說他們家是靠什麼致富的?”
趙正遠搖頭道:“這我可就不清楚了。也許是種烤煙,也許是養殖,哪個曉得。”
正說著,聽到樓下有人在說話:“是哪兩個同誌找我呀。”趙正遠和羅有誌起身看時,見上來一位身材瘦小的但看身板還很硬朗的老太太,曾老頭跟在她身後。曾老頭向趙正遠和羅有誌道:“這就是我老伴,林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