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教導團是黃埔軍校第一支延展出來的軍隊,采用的三三製原則,即一團有三個營,一個營有三個連,以此類推。另,教導團有獨立的通信連,偵察連,工兵連,衛生隊一團總計有一千人左右,後期成立的二團和一團編製大致相同。
黃埔教導團,對外稱校軍,第一任團長是何應欽,有孫中山委托蔣介石授予何應欽,下轄三個營,其中一營長就是劉源,這讓其他教官非常不滿意,因為不少教官才是連長,但是大佬們再三指名點姓,也不是底下人能反對的了得。
但是這三百人在劉源眼裏真的不是什麼,要知道這個時代軍閥手裏可都是幾十萬,十幾萬手下的,自己才三百人,就有人不滿意,更是有不少人準備看自己的笑話,有意思嗎?要知道自己在黃埔就是會長,整個黃埔同學的課餘時間可都是自己安排的,自己怎麼能當不好這個營長呢?
當然自己最需要注意的還是和團長的關係,畢竟在演習中自己沒有給他麵子,到時候不知道何應欽會不會給自己小鞋穿,這點劉源倒是小人了,何應欽雖然當時對劉源下手並不劉情麵,但是對於自己能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學生還是非常滿意的。
況且整個廣州都知道用不了多久就要北伐,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硬仗要打,手裏下有能打的人是好事,要不怎麼說戰爭年代最鍛煉人才呢,因為隻有在戰爭年代,年輕的人才才最有機會用軍工表現自己,國民政府這樣做,無非是給劉源一個機會,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如果他成功了,那麼他肯定要一飛衝天的,自己 作為他的上司,肯定也會有不少收獲,隻是他擔心劉源太年輕,處理不好喝教官 的關係,所以何應欽沒敢往一營派一個教官,都是劉源的同學,這樣劉源在用起來應該得心應手了,但是新的矛盾又出現了,他們都是年輕人沒有經驗啊,後來想想就算是天才也不能天天靠別人照顧,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所以何應欽也就沒有在多做幹預。
劉源養了這麼多時間的傷,終於在十二月初走出大門,正式走向軍營,踏上他的營長生涯,而他身邊還跟著一個一米八的大漢,黑乎乎的,看起來有點憨,但是眼中時而泛出的精明讓人難以小視,歲月能改變一個人,一個人也 能改變一個 人,如今的李二牛也已經不是當年哪一個軍漢來了。
劉源,校長真小氣,才給你一個營長當,要我說你起碼能當團長,李二牛身上背著全部行李 ,撇著大嘴,心裏不知道暗罵了老蔣多少次,我請求跟隨劉源 走,你起碼給我一個大點的職務吧,親兵隊隊長,劉源才營長,身邊能有幾個親兵,而且親兵怎麼這麼向古代的稱呼,這不是忽悠我嗎 ?
“行了,你 難道沒發現就連總教官都是團長嗎?就我這個營長的位置還不知道擋了多少人上進的機會,告訴你到時候可得低調點,別給我惹事,軍隊可不比學校,你別給我惹事 。”劉源警告李二牛說道。
“哎,我說劉源,好像我才真正當過兵吧,你隻是一個軍校生,連戰場都沒有上過,就那麼多事,你知道什麼,軍隊誰拳頭大,誰就是爺,有不服的,就用拳頭招呼。”李二牛很是牛氣的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