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營齊聚,大比開始(1 / 2)

蔣先雲和劉源作為黃埔最優秀的兩個學生,一個是共餐黨的尖子,一個是黨國的精英,兩個人的關係雖然一直很莫逆,但是說沒有競爭,那絕對是假的,起碼蔣先雲一直以超越劉源為目標的。

盡管劉源一次有一次打擊蔣先雲,但是蔣先雲一直沒有氣餒過,因為他蔣先雲就不是一個附服輸的人,而且自己和劉源還都這麼年輕,人生的道路才開始,自己憑什麼就這樣低沉下去,所以蔣先雲一直在努力著。

在學校裏是這樣,劉源是正會長,自己也當過副會長。到了兵營裏更需要計較了,因為這才是展示才華的最好的時刻。

蔣先雲是二營的三連的黨代表,雖然和劉源有位置有差距,但是蔣先雲後根本就不把他當回事,因為他們教官張自忠剛帶兵的時候就有三個兵,但是如今呢?誰不知道他的名氣。自己雖然隻是一名連級的黨代表,但是自己一定要做出樣子來,和劉源比比,讓他看看自己蔣先雲的能力,誰讓這家夥總是嘲笑自己笨笨的,有什麼事情還總是幫自己解決,那是在幫自己嗎?那是在提高他自己的能力,這家夥總是這麼狡猾,不知不覺中就和自己拉開了距離。

但是這次帶兵自己可是下了大力氣的,每天不單吃喝和這些年輕的士兵呆在一起,一有時間自己就會像這些新兵灌輸革命思想,一點一滴告訴他們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麼艱苦,為什麼那些軍閥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為什麼帝國主義在住過耀武揚威,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改變我們生活。

自己手下的士兵從什麼都不懂,便的非常有思想覺悟,甚至睡覺都高呼打倒軍閥的地步,可見自己政治思想教育的成功。

士兵的訓練,自己這個黨代表更是身先士卒,一板一眼教給自己身邊的士兵,晚上也不休息,拿著劉源以前編寫的訓練大綱,不停的揣摩,然後不斷修改用在這些新兵身上,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不為升官發財,隻為了證明自己。

就連連長都看不下去了,幾次要求蔣先雲去休息,但是蔣先雲就是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士兵沒喲一個不尊敬這個年紀輕輕的黨代表的,黨代表說什麼,士兵絕對不去違背,當蔣先雲告訴他們,他們將去參加團裏的大比的時候,一個個激動得讓要命,叫著給黨代表爭口氣,拚命的訓練。

蔣先雲聽了士兵的口號頓時哭笑不得,親自給士兵修改,讓他們呼喊,“三民主義萬歲,活著打倒軍閥,中華民國之類的口號。”

時間很快,馬上就到了團內大比了,聽說要選拔優秀的軍官,建立教導二團,蔣先雲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在這個缺少人才的時候,隻要自己所在的連隊能表現優秀的話,到了教導二團的話,自己起碼也能做一個營級黨代表,在不即也能當個連長,那樣自己和劉源的差距也就沒有那麼大了,到時候在戰場上立下軍功,自己和劉源誰才是黃埔最優秀的學生還不一定呢。

所以在大比那一天,蔣先雲早早帶著自己的隊伍在營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團部。

其他的隊伍連的比較早,二營的士兵已經早早的坐在地上休息了,營長何俊早早跑到了在軍校時期自己的同事,現在的頂頭上司何應欽那喝茶,自己的營長也不甘落後,讓自己的隊伍就地休息,自己也是一路小跑跑到了團指揮部。

剩下的連排長還有各級黨代表則無比痛苦的在營地等待,廣州的冬天也是很冷的,在加上棉衣不知道是質量不好還是缺工少料,一點都不保暖,士兵坐在地上竟然感覺出奇的冷。蔣先雲看不下去了,這樣坐在地上,到時候大比的時候肯定要讓戰鬥力下降的,不管其他連隊怎麼樣,蔣先雲找到營長,要求自己的士兵跑步取暖,營長還是很尊敬劉源這個學生的,所以對於蔣先雲的想法隻是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了。

剛開始不單單是三營鄙視蔣先雲他們傻的要命,還沒有鄙視就開始消耗體力,就連他們自己二營對於蔣先雲他們三連的做法都看不起,認為他們這是作秀。

但是就在他們嘻嘻的看笑話的時候,陣陣震天的響聲傳來,一直隊伍也加入了蔣先雲他們跑圈的行列,是最後來的一營。

一營雖然穿著和他們一樣的衣服,甚至有的人為了保證活動順暢,直接就沒有穿寒衣,但是他們人剛剛出現在操場上表現出來的氣質,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衙門在一營身上感到了一種大海般波濤洶湧的感覺,他們踏地的聲音如同火車一樣整齊有致,他們喊口號的聲音就如同晴空中的悶雷。他們行動有力,他們的軍姿昂揚,他們的眼睛中似乎有一盞明燈。

尤其是他們的營長在他們營的最前麵,帶著自己的隊伍喊著號子,踏著步子,一圈圈在操場上跑著,一營士兵對於那些坐在地上的士兵沒有任何羨慕之情,對於他們的指指點點根本就不想二營三連那樣害羞,而是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在他們眼裏,那些坐在地上嘮嗑的家夥,根本就算不上優秀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