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寫作不容易,求收藏,求推薦。
“校長,大捷啊,大捷。”何應欽幾乎是一路小跑的衝進蔣介石的辦公室,蔣介石是一個非常注意軍人儀表風範的人,何應欽此刻的表現讓他非常不滿,尤其是在加侖將軍這個外人麵前,讓他丟進了麵子,他甚至有訓斥他一頓的想法。
“何應欽,你還有沒有軍人的素質,這樣大吵大鬧,是你一個少將團長(何應欽雖然隻是一個團長,但是他的軍銜確實實打實的少將)能幹的出來的嗎?”何應欽皺著眉頭說道。
“校長,您先聽我說真的是大捷,劉源擊敗孟久童部,兩千六百餘人,無一逃脫。”何應欽對蔣介石的憤怒沒有一點顧忌的說道。
“恩?一團,二團,還有衛立煌他們都到了?”蔣介石疑惑的問道。
“哪裏有那麼快,隻有衛立煌帶著一千餘人率先到達戰場。”何應欽說道。
“不錯嘛,一千多人對上兩千六,竟然能擊敗對手,還無一逃脫,看來這不單單是劉源自己的功勞,我聽說許崇智將軍手下的衛立煌能征善戰,今天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應該和衛立煌有關吧。”周主任作為政治部主人,做到旁邊說道。
“周主任,你也太小看咱們黃埔的精英了吧,衛立煌雖然帶著一千人趕到了戰場,但是那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說道這何應欽故意仰起頭,仿佛這個功勞就是自己的一樣。
“何營長,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劉源手下總共才多少人,怎麼可能擊敗兩千多人的孟久童部。”加侖將軍聽了翻譯的介紹,絲毫不信的說道。
加侖將軍,你可能要失望了。這是真的,這個消息並不是劉源他們傳回來的,是衛立煌,也就是許崇智將軍的手下傳來的。劉源真真正正的完成了一個奇跡,以四百人的力量,幾百了兩千多人,這是東征以來最大的大捷。何應欽曉得嘴都合不上了。
聽到這裏,蔣介石一點怪罪何應欽的意思都沒有了,而是拉著何應欽的手問道,“我的好學生,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他有沒有受傷,他手下的士兵損失情況怎麼樣。”
具體報告是這樣的,這一仗劉源部擊斃敵人六百餘人,俘獲敵軍兩千餘人,繳獲槍支2000支,子彈五十萬發,山炮一門。而我軍犧牲人數達到一百八十人,其中還有二百多人的不同程度的傷員,完好的士兵不多,一營的戰鬥力削弱的非常嚴重。
聽了何應欽,不單單是蔣介石,就是周圍的其他人也不由的吸了一口冷氣,這可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大捷啊,才損失一百多人,就解決了孟久童部,這對陳炯明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廣州革命軍,乃至廣州革命政府都是一個提高威望的好機會。
但是黃埔是蔣介石的心血,他看問題又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對何應欽說道。立即命令劉源原地休整,可以就近補充繳獲大的俘虜,現在沒有時間給他練兵了,但是這仗還要打,所以隻能補充哪些俘虜了。
“校長,衛立煌在他的報告中提到,劉源希望能補充在他駐地附近的民兵到他們一營,這個也是我們當時答應他的。”何應欽小聲的對著蔣介石說道。
“為什麼非得要那些民兵,這些有戰爭經驗的老兵不是更好嗎?”蔣介石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提問,何應欽急忙說道,“這一點在劉源當地建立民兵的時候,他就跟我說過,他的手下不希望由那些老兵補充,因為那些老兵已經不是他心目中的軍人,他要的是那種純潔的,能由自己給他們灌輸信仰的部隊,隻要有足夠他們訓練過的民兵,就算剩下十分之一的老兵,他也能恢複作戰能力。”
“這小子,竟然沒有和我說過這件事,給衛立煌發電報,就說這件事我們同意了,對了他們繳獲的武器要上交,要知道我們這麼多人東征,武器匱乏的很,如今這兩千支槍可是解了燃眉之急。”蔣介石突然想到說。
“校長,是這樣的,劉源在執行任務期間,曾經得到了當地工會的讚助,所以他曾經答應給他們一不分武器援助,用來保護自己,而事後劉源果真分給了他們四百餘隻槍。”要是校長不問,何應欽是不準備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但是蔣介石親自問,自己也沒有辦法繼續隱瞞,隻能如實招待。
何應欽這麼一說,周恩來頓時眼前一亮,這個劉源做事果然天馬行空,出人意料,樟木頭的那個公會會長自己認識,他竟然敢去支持劉源,而劉源竟然真敢給他武器,這可算是開了一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