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被包圍的教導圖(1 / 2)

前幾章就提到過過東征軍分為三路,而校軍隻是其中其中的一路,有蔣介石率領,一路之上可以說順風順水,但是左翼楊希敏部和中路劉振環部進去卻非常小。

知道他們落井下石的時候,蔣介石才知道兩個軍閥原來早就和陳炯明有了勾結,正是他們這種勾結,給了陳炯明機會。

陳炯明本人雖然避走香港,但是卻遙控他的手下林虎。林虎雖然在曆史上沒有什麼名氣,但是他卻是曆史上第一個將蔣介石逼入絕境的人,自此不得不說。

林虎利用其它兩路始終按兵不動,非常從容的集合主力兩萬大軍(有的書上說四五萬,徐可考證不太靠譜),從興寧、五華一帶抄襲校軍後路。一路之上,晝行夜出,就連心思縝密的周主任都沒有任何預料。

三月十二日,在這個誰也沒有料到的日子,林虎對校軍進行了瘋狂的反撲,激烈的差點直接將一團衝散。二團由於臨陣換將,戰鬥力難免下降,行軍速度也難免下降,一時間竟然和一團聯係不上。

劉源身在一團,對於蔣先雲他們二團現在在哪裏也不是很清楚,他看了看地圖,這個地方標誌在棉湖的西北山。

他們一團被緊緊的包圍在狹小的山坳裏。戰鬥從早上開始,一直打到了晚上一直沒有停止,機槍都變的燙手,最後通紅,成為一堆廢鐵,不斷有敵人死在陣地前方,也不斷有勇敢的士兵倒下。

陣線一直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何應欽不得不把自己身邊的手槍隊派上去,隨時支援。或許敵人太過於疲憊,僵持了一天,敵人竟然率先撤出了戰場。

何應欽親自每營計算損失人數,結果讓他很失望幾乎每營都損失戰鬥力三成左右,這隻是一天,一團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戰鬥力了。

何應欽第一次站到陣地中間,將手下都叫來,一句句囑咐,“此次戰役,存亡之機,間不容發!我們若不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陣線動搖的話,那麼從校長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活命的機會了。我何應欽並不是拿破侖,做不到戰無不勝,但是我能做到的就是,如果你們都犧牲了,我絕對不苟活在這個世界上。”

其他的軍官,聽到何應欽的這番演講,眼淚不由的打濕了衣襟,東征一路走來,雖然略有坎坷,但是也都過來了,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小小的棉湖竟然成為了大家夥的葬身之地,怎麼不叫人難過。

眾人都以為林虎讓隊伍撤退,會暫時停止進攻,但是誰也沒有料到敵人在停止了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就再次發動了進攻,而且明顯新換了一批生力軍。

這一下校軍的壓力更大了。雖然劉源曾經試圖強化教導團山地作戰的能力,但是畢竟時間非常倉促,一營或許還好一些,但是其他兩個營就差了好多。

尤其是身為蔣介石身邊八大金剛的劉峙營,據守在增塘村,整個村子都被他們變成了堡壘,但是在如潮水般敵人的打幾下,變的如同處女的裙子一樣弱不禁風,隨時有被撕扯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