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唯願你在此(2 / 3)

主持人:“你說得很有道理。”

清嘉:“在我的內心,我認為自己就是個一般正常人,我做正常人該做的事,成功或失敗,快樂或痛苦,都像正常人一樣去體驗。上帝造人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盲人也好,其他身體缺陷也好,這隻能說明我們和大家的先天條件不一樣。這種先天的差距其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到處都有,比如窮家子弟與富人後代之間的先天條件的差距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是,當你是先天條件不夠好的那一個,你不需怨天尤人,而是要比別人多付出一些努力,一些努力如何不夠,那就一千倍一萬倍的努力。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觀眾席上一片掌聲。

獨有一個人,沒有鼓掌,隻是微笑看著她,在心裏默默說:秋清嘉,你變得比三年前更美麗了。

主持人:“聽了你這些話我很受教育。我很好奇,我想觀眾們也和我一樣好奇,為什麼你會選擇做一個旅行家呢?”

清嘉:“在失明之前,其實我就一直向往著去很多地方。不過那時候那個夢是和大部分女孩做過的一樣,就是幻想著和自己的白馬王子周遊世界。”

笑。

清嘉繼續:“失明之後,最初我認為今生我都不可能去那些我想去的地方了。但是後來我認識了艾瑞克?維漢梅爾,我就想,人家連珠穆朗瑪峰都能爬上去,我不過是想去些個風花雪月的城市,為什麼就斷定自己不能去呢?一開始沒想到把這作為自己的職業,隻是想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挑戰自己的能力。”

主持人:“恕我直言,旅遊本來就是門看的藝術,而你偏偏是什麼都看不見的人……”

清嘉打斷她:“我覺得說旅遊是門感受的藝術會更妥當一些。人們在旅行當中確實常常隻習慣用眼睛去看,而忽略了其他感受。可是如果你能夠閉上眼睛,去聞聞那街頭的花香和蛋糕店裏的味道,去觸摸一下那雕塑和圓柱的刻痕,你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還有,最重要的,如果你一定要用看這個字,用心去看比用眼看重要得多。為什麼我做的《唯願你在此》能夠受大家歡迎?因為我不是帶大家去看,而是帶大家去感受。在谘詢和交通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地方大家都可以自己親自去看,親自去不了也可以隨時獲得很多資料,你如果隻展現給觀眾一些風景和畫麵是不足以吸引人的。”

清嘉微笑:“也就是說,大家不缺乏看,而是缺乏感受,而要獲得那種能從內心深處出發的專注的感受,我作為一個盲人,反而有了優勢。”

主持人:“你現在說起來好像很輕鬆似的,但是我知道一路走過來一點遇到很多困難。”

清嘉:“困難很多,很多,真的。首先是在具體行動上確實有很多不方便。還有一個,是被大家認同的問題。最初我提出要一個人旅行的時候,家人朋友已經覺得匪夷所思。後來我嚐試後,他們好不容易相信我可以做到這一點,忽然有一天我說自己要做這樣一個電視節目,大家都覺得我是瘋了。”

主持人:“那有沒有難到覺得再也撐不下去想放棄的時候?”

清嘉:“有,很多次。”

主持人:“是什麼使你最後堅持下來了呢?”

清嘉:“有很多次我都覺得自己已經到了極限了,再也走不下去了,我對自己說,秋清嘉,到此為止吧,不要折磨自己了,就承認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吧。可是,每當這種時候,我也總是能夠想起,我還欠著一個人的債,今生,不把這份債還清,我心永遠不得安寧。”

主持人:“你欠的是什麼債?”

清嘉沉默片刻,然後才緩緩說:“有一個人給過我很多幫助,包括出資讓我去美國受訓。但是,我們有過默契,他不需要我還錢,他需要我還的是一個自信的美麗的能讓自己也讓他引以為傲的秋清嘉。他曾經說過,他沒有做過虧本的投資。我,不能成為他第一筆失敗的投資,是這個信念讓我一次次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