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再遇斯菲赫魯號(1 / 2)

(AC.76,OCT.16)

昨日的大戰,使得“北極”號被摧毀主炮,不得不進廠維修,基地的戒備隻能由沒有出戰的“涅爾什元帥”號執行。但是“涅爾什元帥”號護衛艦正在進行延長艦體的工作,不能出海,隻能又沒有任務在身的“格列斯”號進行戒備工作。

“格列斯”號全通直甲板登陸艦(LHD-BN903,Greece),舷號BN903,是“衛星”級全通直甲板登陸艦的3號艦,首艦“陸裏奧斯”號(LHD-BN901,Lurios)配屬太陽之都艦隊;2號艦“海裏奧斯”號(LHD-BN902,Heilios)配屬南島艦隊;4號艦“哈米爾”號(LHD-BN904,Hamier)配屬到太陽之都艦隊;5號艦“空裏奧斯”號(LHD-BN905,Konrios)已經下水,正在最後舾裝,準備服役。

“格列斯”號登陸艦全長約300m,采用4台GE-125型高速燃氣輪機作為動力,最高航速29節,18節續航力11000海裏。甲板上可以同時起降6架直升機,目前配備FH-05型武裝直升機、FH-08EWR型預警直升機、FH-06型運輸直升機,未來將配備新型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戰鬥機,攻擊能力強大。然而登陸艦本身的武裝並不多,隻裝備了一架S70艦空導彈發射架,兩門C50型近防炮。艦尾還有塢艙,可以搭載4~6艘氣墊登陸艇(從黑貓國逃出來的“正義”號氣墊登陸艇不能搭載,因為它太大了,甲板能夠同時起降4架直升機,幾乎可以劃分到“艦”的等級)。全艦登陸能力強大,可以通過空投、衝灘進行登陸作戰。

這天,方仔仔在碼頭指揮“北極”號的維修工作,君走了過來。方仔仔跑過去對君說:“現在後備物資不多了,上麵審批下來的時間會影響工期,可能會有段時間沒辦法工作,要拖工期。我覺得我們要上宇宙看看了,找找有什麼還能用的,拿回來使用。”君點點頭:“是啊!物資審批肯定不快,我們基地現在最缺的是碳纖鋼,但是這個卻是審批時間最久的,得上去看看了。那麼我們的目的地是···”方仔仔斬釘截鐵地說:“卡迪夫!”

卡迪夫,原來是太陽國的巨型設施——宇宙天梯的一個中繼站,在最近的宇宙戰爭中被毀壞,現在被地球引力所吸引,成為了一個繞地球運行的碎石帶。

君愕然:“那裏很危險的,碎石帶是宇宙航行禁忌之一,能不進去就不進去。為什麼要去那裏?”方仔仔正色道:“正因為那裏是碎石帶,所以我們就要去那裏看看。卡迪夫是因為戰爭而成為碎石帶的,因此那裏有大量的宇宙戰艦殘骸,我們可以找找有用的物品,帶回來。在這樣材料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從軍需處得到的備用部件可是少之又少了。”君想了想:“嗯,有道理,說不定能找到別的呢,比如說高達。可是,我們的戰艦裝甲行不行啊?在碎石帶行進,很容易受到刮擦損傷的。”方仔仔大聲說:“正是因為如此,我就希望要‘晨曦’號上去搜索啊!一艘裝備了冷卻裝甲的戰艦,整個世界都少有呢!”

“晨曦”號的裝甲采用冷卻裝甲。鐳射光束、導彈命中後裝甲層變得高溫,耐衝擊性大幅降低,甚至可能爆炸,引起更大的損失。冷卻裝甲就是被攻擊後進行裝甲層冷卻,減少受到的傷害,大約可以額外減少8%~13%。

“晨曦”號是“晨曦”級宇宙戰艦1號艦,原本計劃於AC.55年完成建造,可是當時太陽國宇宙戰艦過多(其實大部分都是沒有武裝或者是自衛武裝的運輸艦或巡邏艦,實際戰鬥力低下),領導沒有批給船廠足夠的資金,導致工程一再延期,直到AC.76年才算完成建造,下水服役。“晨曦”號的武器裝備豐富,裝備6門光束炮,4門磁性炮,1門陽電子炮,多門CIWS,還有4個16單元多功能導彈發射口。而且“晨曦”號的最高速度達到前所未有的5800km/h,得益於它有6個高效核動力引擎,並且有14個噴射口,使得船隻有如此高的速度。

“好吧,準備一下,明天就出發。”君說道。接著在基地廣播了這則通知,“晨曦”號的艦員都開始準備。方仔仔也收拾行裝,作為整個基地最強的高達的駕駛員,當然要上宇宙對艦船進行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