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好地方你不托關係,偏偏讓西陸去了那麼個連聖上也想不起來的地方。”林夫人撚著帕子抹淚。
林西陸是她過了二十五才生下的頭胎,其中自然有一番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所以她對這個兒子簡直疼到了心坎裏,吃穿用度是不必說了,連講學的先生,服侍的丫鬟都是她親自精挑細選出來的,然後放在身邊調教了有些日子,才敢往林西陸的院子裏送。
眼下林西陸到了入仕的年紀,她早就想好了,雖然西陸自小習武,但絕對不能去做那腰帶上係腦袋的職位,這麼塊心頭肉,絕對不能送到戰場上去。文職裏,她就看中了蘭台主簿的位置,既不是那麼拔尖,也不至於被埋沒了,隻要安安分分的做個一兩年,再托上一點關係,肯定就能順利升到侍禦史,日後順順當當的就能成為自己老爺在官場上的助力,到時不說別的,娶個武將之女,再加一加官,這朝堂之上,文武兩道,就沒有林西陸走不通的了。
林夫人如意算盤打得好,卻沒曾想,這林老爺竟一意孤行的要送林西陸進校易府,林西陸本是不情願的,這也讓她安了心,已經托了娘家那邊再去給林西陸謀個好差事。可沒曾想,林西陸接到就職狀的那刻,當下就答應了,不單是答應,還答應的異常痛快,異常興奮。
“你懂什麼,見識如此淺薄,西陸好在沒像你一般目光短淺。”雖然被林夫人稍稍的掃了興致,但林西陸能如此順利的進入校易府還是讓他有些心花怒放的,於是忍不住多說了兩句,“你別看現在校易府默默無聞的,兩邊都不沾,而且很不受聖上的重視,但你仔細想想,武派行事大多蠻橫直接,文派則陰狠狡猾,這校易府能安然無恙的存在這麼多年,你覺得是什麼道理?”
林夫人被問住了,雖然她父親曾經也是朝廷言官,但她一個庶出女兒又哪裏會懂得這朝野之事呢。
林躍見自己的夫人半天說不出話,知道她又是見識淺了,歎了一口氣繼續解釋道:“當今聖上十五歲登基,當年一力扶持他上位,為他肅清叛臣賊子的是哪位,你可還記得?”
“是易老將軍。”易老將軍當年以一當十,力保如今聖上登基,當年的慘烈和壯闊讓聞者唏噓,見者流淚,連得林夫人這樣的後院女眷都對事情的經過所知一二。林夫人不明白自己老爺為什麼要提起這早就不在人世的老將軍:“可是易老將軍不是在輔佐聖上奪回實權之後,就告老還鄉了麼?而且,他一生從未娶妻,也無子嗣,與現在這校易府更是扯不上什麼關係啊。”
林躍斜著眼看著林夫人癡傻的模樣,想起後院幾個風雅的姨娘,恨不得現在就飛奔過去,溫香軟玉抱個滿懷,不用再對著這個年老色衰且腦子不靈光的正室。
“易老將軍雖然沒有娶妻生子,但他有個同胞的大哥,這大哥雖無建樹,兒子也是個不成器的,入贅到一戶鹽商家做上門女婿,索性,生了個孫子,到時一等一的出色。”林躍講得有些口渴了,想要喝茶,而林夫人絲毫沒有這個眼力見,仍皺著眉頭苦思冥想著,“那鹽商姓陸。”
“啊!”林夫人的腦子這才轉過彎來,“那這陸大人豈不就是易老將軍的孫子!”
“這隻是其一,你再去看看校易府三個大字,中間那個易字,不是易老將軍的易又是什麼!”林躍索性自己倒了杯茶,“頓頓頓”的灌了下去。
林夫人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這校易府明明主要負責譯改各國文獻,卻不用“譯”,怪不得陸望舒這個少年狀元郎卻被聖上親自派到了看上去屬於邊角地位的校易府。
“不對啊,這陸大人我聽說是個孤兒啊。”
“易老將軍去世後,正所謂樹倒猢猻散,那些親眷根本守不住家業,很快就將整個易家敗完了。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鹽商一家下海壓貨,準備舉家南遷的時候,正好遇上風浪,除了陸望舒,整個陸家都死絕了。這陸望舒那時才不過三四歲,後來不知怎麼地,就被個道姑收養了,對外宣稱是個無父無母的可憐孤兒。”這些秘辛,可是林躍這些年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才打聽出來了,這整個北淮對陸望舒的身世知道的如此清楚的,除了林躍,怕就是當今聖上了。
林夫人微微一思索:“老爺是說,聖上這是把陸大人當做自己的心腹在培養,所以不願意他卷入黨派之爭……”
林躍見林夫人總算開了竅,這才舒了一口氣:“你終於明白了,所以不論這朝堂之上現在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勝過東風,在聖上眼裏,隻不過是一場爭寵,一場鬧劇,他日後真正會重用的人,都放在了校易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