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況味
思路花雨
作者:秦勇
初夏,農家小院裏,地壩邊,不時會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大大小小地掩映在籬笆牆的綠蔭裏。
那苦瓜,生生的,翠翠的,沾著露水,泛著綠光,它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許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癩蛤蟆其貌不揚,但玲瓏修長,翠得剔透。從藤上摘下幾根鮮嫩的苦瓜,切成月牙狀的小塊,用蒜泥、薑絲、細蔥、辣椒麵、香油等佐料醃上一陣子,挾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夾著一絲甘甜,一縷清香,回味無窮。
吃膩了肉食的城裏人,更是把苦瓜當作開胃健脾、清熱消暑、減肥排毒的良菜益友。農貿市場、大街小巷,一籃籃苦瓜嫩嫩的,青青的,透出澀澀的香,總是很快被一搶而空。
苦瓜熟的季節,和朋友一起去喝夜啤酒,總是會點上一個菜,那便是涼拌苦瓜,並且要特別給老板交待:“一定要生拌的,不能焯水哈,整麻辣點。”涼拌苦瓜,要鮮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現醃鮮吃,太熟不行,味淺不行,還得配上一盤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麵、味精、鹽巴等味料配製的“幹麻辣”,吃上一盤再一盤,讓人大快朵頤。
苦瓜以己之軀,為人之餐,或清炒雞蛋,或爆炒肉絲,或炆燉排骨,不論與什麼食材同炒同煮,總是獨攬苦味,“不傳己苦與他物”,真是“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實。
生活中有著苦瓜情懷的人很多,微笑的空姐,哨卡的士兵,值夜的護士,城市的清潔工,還有全天下的父母,何嚐不是苦著自己,想著他人。我曾閱讀肖複興的散文《苦瓜》,當讀到“母親再也不能為我親手到廚房去將青嫩的苦瓜切成絲,再掂起炒鍋親手將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裏總是一陣酸楚。
有次在下班的路上,遇見一個挑著籃子賣菜的婆婆,她佝僂著身子,蹣跚地走著,我叫住老人,買下籃子裏剩餘的老苦瓜。回到家,用刀剖開苦瓜,裏麵露出殷紅的瓜瓤和瓜籽,真叫人驚奇,捏幾顆放進嘴裏,抿了抿,舌尖一絲淡淡的酸甜。看來,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癩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靜靜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卻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盡甘來時。
蔬菜裏,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人生苦中有樂,甘苦相生,個中滋味恰似這苦瓜,要是悟透了,人生何苦之有?
(鄧大慶摘自《荊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