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清聽了這話,來了興趣,說:“你爸你媽,不會誰在外頭有私生女吧?”
“不是私生女,是同胞妹妹。”
“啊?”
“我媽為了生兒子,去外地逃過計劃生育。她在生下我弟弟前,生過兩個女兒。”
“然後呢?”
“沒有然後。孩子一生下來,就被人抱走了。”
“你媽為什麼不托人養?”
“我家是窮得叮當響的窮苦人家,付不起罰計劃生育的錢,雇不起專職奶媽。”
“不會吧?那--你兩個親妹妹,就這樣,沒了音信?”
“你以為呢?”
“你媽媽,就不想她們嗎?”
“想啊。所以她整天怪我爸無能,不能保全自己的孩子。她還成天沉迷於打麻將,以此來分散對女兒的愧疚之情。”
“唉,早知當初,何必呢。既然養不起,不生不就行了?”
“人家需要生個兒子,來撐門麵,懂嗎?”
“不懂。兒子能撐什麼門麵?”
“八十年代的農村,兒子還是很能撐門麵的。沒有兒子的人家,會被鄰人欺負,被他們指指點點。”
“也對。好像那時候的農村,是挺看重生兒子的。我姥爺村子有個女的,一連生了九個女兒。如果不是第十個是兒子,我懷疑她會一直生下去。”
“那也太誇張了點。對了,我今天約你出來,有正事。”
“什麼?叫我去所裏上班,不是你今天約我出來的目的?”
“我怎麼知道你不走了?李薔沒跟我說,她麵試過你。你動作倒挺快,這麼快就開始著手找工作了?”
“不是得你真傳嗎?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不是馬桶!”
“噗!那你要跟我講什麼事?”
“竺簡是誰?”
“她是我小姨的女兒。我媽是老二,黃宇的媽媽是老三。”
“你們家族,最早靠的是你三姨起家?”
“對。我們本是書香門第。我媽原來是做會計的。我小姨是大學畢業的,在一個大學教書。我三姨辭去老師工作擺地攤,挖到第一桶金後,就慫恿我媽他們,跟著她混。在她的支持下,我們幾個姨都下了海。後來,也都混得風生水起,吃香的喝辣的。可以說,沒有我三姨,就沒有我們家族的繁榮發展。”
“原來如此。那黃宇的媽媽,怎麼還那麼摳門。”
“等哪一天,你四處借錢借不到,被迫去借高利貸的時候也許你也會性情大變吧。”
“那天,在你姨的葬禮上,你們是不是商量好了,要弄你表嫂?”
“是簡一手策劃的。我雖然也恨我表嫂。可是仔細想想,如果學書的老媽對我也做那些事,我的表現,未必比我表嫂好。這都是命吧。我表嫂那麼文弱。當初她和我表哥結婚的時候,我媽說,娶媳婦就該娶這樣的,看著文文弱弱、溫溫柔柔,是一起過日子的人;要我像我表嫂學習,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誰能料到,幾年後,她會堅決提出來離婚,連孩子都不要了。”
“你知道,你姨對你表嫂做過什麼?”
“大概能猜到。我姨那麼摳門,一心想著省錢掙錢,說話做事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而且,她這人又很自負,喜歡說一不二。”
“那,以你之見,你覺得,竺簡還會去找你表嫂的麻煩嗎?”
“應該不會。我小姨跟她說了,叫她別多事。就當看在孩子的麵上。我小姨的話,簡還是會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