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變得真快。再說吧。”
“舒琬,我最近在看房子。有一戶挺不錯的,離你爸媽家和我家都挺近。你什麼時候有空,一起去看看?”
“再說吧。說這還早。齊同,我想去趟丁三雅家,你一起不?”
“去她家幹嘛?”
“我總覺得不太放心,想去看看。”
“行啊。那你給丁三雅打電話。”
“好。”
這是舒琬第二次見丁三雅的父母。第一次見是畢業那年,舒琬花二十萬“買”下了丁三雅。
那時候的二十萬,還值點錢,望城的房價均價兩千一平米。丁三雅的父母用那些錢,在望城買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做起了小生意。如今十幾年過去了,丁三雅家還住在那套80平米的小房子裏。丁三雅畢業後每年至少補貼家裏二十萬。可惜,丁三雅的弟弟沒上大學,高中畢業後一直在創業,所以這二十萬根本就喂不飽。
到了丁三雅家的小區,齊同不打算上去,開車在附近逛。
丁三雅過來帶舒琬,接過舒琬買的水果,說:“你怎麼有時間過來?”
“聽說,你家和袁孔家談崩了。我過來看看。”舒琬說。
丁三雅歎了口氣,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也許我上輩子做惡事太多了,欠他們的吧。”
“你老這麼說。人是會得寸進尺的。你得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他們生我養我,我的命都是他們的。我還能怎樣?你以為我是你啊,獨生女,被爸媽寵著長大,隨便你怎麼鬧,他們都對你包容到底。我要是跟他們翻臉,他們真的會跟我斷絕關係的。”
“三雅,我知道親情對你來說很重要。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裏,女孩都是千方百計想補貼娘家,不僅是潛意識裏覺得自己的哥哥弟弟才是娘家的根基所在,還因為她們想以此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引起父母的注意。可是你不一樣,你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你得反思。”
“那你讓我怎麼辦?真的跟家裏撕破臉?”
“我覺得你自己本身的想法就有問題,也難怪你爸媽老把你當冤大頭。”
“也許吧。你和齊同咋樣了?”
“今天是他送我過來的。”
“你們真談上了?”
“嗯啊。我這年紀也不小了。齊同對我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
“他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絕頂好的選擇。你千萬要珍惜。”
“我覺得一段好的關係,對雙方都是舒適的、有益的,刻意去維持的珍惜,並不是優質的婚戀。”
“你呀,太理想化了。哪裏有誰跟誰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能相互嗬護,相互妥協,就不錯了。默契吧,有更好,沒有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隻要存有真心想對另一方好的心,就足夠了。這世上的男女,多半都打著自己的算盤。真心實意對另一半,已經很難得。”
“你爸媽在家吧?”
“在呢。今天我弟回家來要錢,我爸媽把我和大雅、二雅也都叫回來了。我們全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