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先裝作不經意地開口,“太後還請了其他人吧,說出來也好讓本宮早有準備。”隻聽靈兒接口到“娘娘不用擔心,太後誰都沒請,說是姑侄倆好好聚聚。”原來太後是我姑姑,我暗想。“那這樣的聚會,本宮該如何自稱?”又是黃兒搶著說:”娘娘叫自己楠兒就可以了,寧妃這稱號擺出來怪盛暑的……“話還沒講完,就見婉兒狠狠地瞪了一眼黃兒,喝道:“娘娘的名諱也是你叫的嗎?”聽了這話,黃兒調皮地吐了吐舌頭,我看了她們一眼,隻是笑笑,沒有說話,心裏對她們的個性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陸陸續續地,我從黃兒口中套出了我想要知道的信息。這裏是龍盛王朝的後宮,當今皇帝龍襄帝名龍炎,是個年輕有為、俊美非凡的帝王,今年二十八歲,是王朝無數少女心儀的對象。龍襄帝的後宮並不充裕,隻有一妃三嬪,分別是寧妃、靜嬪、寧嬪、幽嬪,而我則是他的寧妃,恰巧也叫做陶楠,是目前後宮地位最高的主,也是當今太後的親侄女,當朝宰相的嫡長女。同時,聽黃兒吞吞吐吐、閃爍其詞的言語中也透露出一個資訊,龍襄帝之所以娶我完全是太後的意思,他目前比較中意的是溫柔可人的靜嬪。靜嬪,名宣靜,是龍盛王朝宣宜小縣縣令的女兒。在一次來京探親的時候偶遇微服私訪的龍襄帝,被龍襄帝收納入宮,封為靜嬪,一直寵幸至今。而安嬪則是太傅的女兒,和龍襄帝也算得上是親梅竹馬,從小相識,他們之間算不上有什麼愛情,倒是哥哥妹妹之間的兄妹之情比較合適。幽嬪本是龍襄帝的侍女,後被其收入後宮,也算是這裏資曆最高的妃嬪了。我看了看身邊兩個各具特色的少女,又回頭看了看那群誠惶誠恐跟在後頭的太監侍女,隨口問了句黃兒:“黃兒進宮也不少日子了吧。”娘娘,奴婢進宮已經三個月了呢!成像讓奴婢來陪陪娘娘,和娘娘說說話,幫娘娘解解悶,趕明兒,蘭兒和粽兒探親回來,寧宮才熱鬧呢!“聽完黃兒的話,我心裏暗想,這個陶楠也是各懶惰的主兒,取得都是一堆什麼名字呀,黃兒、蘭兒、粽兒……還紅黃藍綠青靛紫呢,想必著婉兒必不是她帶進宮的,我到底攤上了一個什麼樣的主兒啊……這樣想著。竟不覺到了慈安宮(太後的住所)。
麵前的慈安宮並沒有我所想象的奢華,反而顯得寧靜,處處體現出主人樸素的個性,讓我不禁對這個不曾見過麵的姑姑產生了好感。在一係列繁複的拜見,唱諾之後,跨過了一道道的門檻,我終於來到了正殿,隻見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婦女斜倚在臥榻上,正懶懶地品著手中的香茗,不自然地透露出一股貴氣。她保養得很好,想必年輕時必是個難得一見的大美人。我不敢造次,也是私心地不想打破這唯美如花的圖景,於是,隻是靜靜地立在門口,等待著那個畫中的女子自己發現我。沒過多久,婦人注意到了我,不禁欣然道:“楠兒來了,快,快到姑姑這邊來!“我順勢走了過去,婦人看到,笑得很開心,說道:”楠兒不來,姑姑都快悶死了,真是的,楠兒也不主動來慈安宮陪陪姑姑……“我輕笑,說道:”楠兒這不是來了嗎?“
那是個夏天的下午,陽光照得人懶洋洋的,我悠閑地和所謂的“姑姑“一邊品著禦廚特製的美味點心,一邊下著象棋。時間就這樣在每一個棋子的起落中悄悄地流逝。當一盤棋了了,竟已到了中午,收了棋,和姑姑聊兒些家常,聽姑姑似真似假地抱怨她的兒子,也就是我的丈夫整天忙著政事,難得和她好好談談心,每次請安也都匆匆地來,匆匆地去……吃兒午飯,姑姑想要休憩兒,我也打算回寧宮了,臨走前,姑姑突然拉住我的手腕,很誠懇地說:”楠兒,你就安心地待在宮中吧,姑姑回護著你的。“說完,她笑了笑,很慈祥地說:”今天不見,楠兒倒變了很多。這棋是下得越來越精湛了。人也整個顯得安靜懂事了,說的話就是讓人覺得舒心。這樣才好,才能讓皇兒愛上呀!“我直視著她的眼睛,輕輕地說:”姑姑放心,楠兒大了,也該學會懂事了。”“母後——”我和姑姑相視而笑。
從慈安宮回寧宮的路上,我一直在傻笑,有一個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的人真好,嗬嗬,我有點不禁不想從這個夢中醒來了……
那晚,龍襄帝並沒有來寧宮,而我則天沒暗就睡了,獨自一人睡在寧宮的寢殿,睡得很好,聽黃兒說,我連夢中都有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