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種子質量全程監控體係,保證種子質量安全
栽培技術
作者:劉卓 陶中誌 許誌國
隨著種子市場全麵開放,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要搞好種子經營工作,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就必須確保種子質量,因為種子質量是種子企業的生命,抓住了質量就抓住了市場,抓住了發展。因此,要建立一個全方麵、全過程的質量保證體係,就必須從繁殖製種、種子收購、加工、包裝儲運、入庫、銷售以及售後跟蹤服務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
1、狠抓基地建設,強化質量管理
公司製種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北,自然條件好,管理水平高,同時建立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製種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保護和提高農民的製種積極性。做到了“製種基地規模化、種子質量標準化、基地管理科學化”,為公司生產出高標準質量的種子提供了保障。
保證生產種子的種源質量:種源優劣是影響種子質量的主要因素,我公司每年安排一些責任心強、具有多年種子繁育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親本種子的提純複壯工作。在播種前檢測親本種子的純度和發芽率,對不符合標準的禁止繁殖製種,並將不符合標準的親本種子淘汰,從源頭保證了親本種子質量。
安全隔離:隔離區除了保證安全外,公司所有的基地都選擇土質肥沃,地力均勻、排灌方便的地塊,保證植株生長整齊,抽穗一致,便於田間去雜和母本去雄在短期內完成。
去雜:在作物生長時期,及時搞好去雜、去劣,遵循盡早、從嚴、徹底的原則,在播種前根據種子形狀、顏色、粒型剝出異粒,並撿出黴粒和過小的粒。生育期間植株全麵表現,也是去雜的關鍵時期,根據葉形、葉色、芽鞘色以及生長勢,將不符合典型性狀雜苗和懷疑苗撥除,同時,將病、劣苗一並拔除。拔節期再進行一次去雜,這個時期易鑒別,是去雜的好時機。
及時去雄:采取摸苞帶葉去雄技術,天天堅持。針對品種特征特性,提前抽雄或延後抽雄,掌握好抽雄時間及當地農戶的人力問題,是提高種子純度的有效方法。
割除父本:父本隻是提供花粉與受精角色,散粉後完成任務,沒有收獲的必要性,應將其割除。割除父本後,在田間可形成多個通風道,通風率提高,也加大了田間氣流交換強度,補充光和作物所需二氧化碳,有利於加強光合作用,適時割除父本可以避免晚苗未成熟的籽粒混入正常成熟種子中,這對保證雜交種的發芽率提高商品種子品質具有關鍵意義,同時有效地防止收獲時父本和母本的機械混雜或人為有意的摻雜。
降水:采取早收早晾曬的方法,力爭低溫到來之前充分脫水。對於水分高的種子,采取人工幹燥的方法,嚴格控製烘幹溫度,以控製在38-40度為宜,采取間歇幹燥,烘幹機及時排潮,掌握好烘幹時間。
2、大幅提升加工能力,確保種子加工質量
種子加工設備為國內先進的種子精選機械、烘幹機械和種子加工成套設備,包括種子烘幹、風篩選、比重清選、分級選、包衣、定量包裝一條龍完成,同時,公司嚴格按照國際質量體係要求進行種子生產與加工,農業部連續多年的抽檢,種子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