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頂壓力,照顧好(1 / 2)

童皓民覺得這次的意外正朝著一種不可調控的方向發展著。他給周梓霏放的兩天假似乎還不夠,如果可以,他真的寧願她可以等事情平息下來之後才回到這個現實。

這世界沒有密不透風的牆,那天會議室裏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公司,添油加醋之下,周梓霏竟然變成了一個有著老板撐腰為了上位而不自量力地挑戰郭靜秋的人。

雖然他已經澄清過那不過是一場誤會,也禁止大家議論,然而,明裏的討論紛紛能被禁止,可是暗裏的竊竊私語卻不能杜絕。

也有到了這種時候,才能看清哪些人是真的對你好。周梓霏在公司人緣已算不錯,可是多數人都是現實的,一看郭靜秋當紅並且關係到他們的利益,這些人都見風使舵起來,明裏暗裏地說是道非。

這讓他十分頭疼,也似乎是他無能為力的事情。真相不能說,起碼現階段不能說,如果他為周梓霏說話,無非是讓她再冠上一個時時被他慣著的名號。如果此時他保持安靜,倒是可以暫時抑製大家的好奇心,隻是要委屈了周梓霏。但是,他不會讓她一直蒙冤的。

同樣讓他感到頭疼的是鄧培勇對這件事的態度顯得有點過於激動了。那天會議結束之後,鄧培勇先後找了他好幾次問這是怎麼回事,他怎麼能讓周梓霏在會議上說出那樣的話。

他心裏對鄧培勇的成就是敬佩的,可是卻對他教導徒弟的方式不敢恭維。他還沒責問他怎麼教出像郭靜秋的徒弟。

他一直沉默,承受著他對周梓霏的質疑和批評。直到最後,他皺著眉,語氣已是十分嚴肅和不悅地說,“鄧老,我敬你是前輩所以一向對你都是十分客氣的。這次的事情,別人可以說不明就裏,可是你是郭靜秋的師父,你培養她好幾年了,她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設計難道你看不出來是不是出自她手的嗎?”

鄧培勇似乎想反駁,童皓民抬手製止了,繼續說,“你現在如此的責難梓霏,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你害怕別人知道真相?我能理解你護徒心切,可是我同樣是梓霏的師父,這一次我是欠了她,為了公司我不得不犧牲她,所以我不想再聽到任何關於抨擊她的話,特別是出自你的口中,我希望你也能理解我。”

這一番話把鄧培勇氣得幹瞪眼,然而道理是在童皓民那邊,他也不能再說什麼,隻是在最後離開的時候說了句,“我花了這麼多心思在靜秋身上,我不會放棄她的。”

其實,童皓民之前很欣賞郭靜秋,她的確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她的天賦和實力甚至在他之上。然而,他害怕的是這家小小的公司未必能夠滿足她的野心和鬥誌。被利欲衝昏頭腦的郭靜秋甚至比以前的楊堇萱來得還要凶猛,當她的名氣比公司還要大的時候,對於公司其他人並不見得是好事。

董事會的人這次也頗有微詞,童皓民覺得他們應該也是將以前的不滿累計起來一次過爆發吧。其實,從他要選大一在讀生進童氏當實習生開始,董事們就不太樂意,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毫無工作經驗甚至還沒完成學業的人來到公司不過是浪費資源。要這些人來當助理,做些簡單的工作,大可以請畢業生。

然而他卻拋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是不但要培養一個人的能力,還要培養這個人對公司的忠誠度,這時候,董事會不得不答應了。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大一實習生隻招了周梓霏一個人,董事們又開始懷疑他當時的動機。他唯有說這些年一直沒有發現十分好的苗子,天分平平,並不值得公司花大力氣去培養。一個接一個的理由,讓董事們漸漸不滿。

在這次的事情上,正如他對周梓霏說的,就算真相擺在了董事麵前,這班董事依然會選擇犧牲周梓霏。無他的,他們隻是一群不懂得建築隻想著獲利的商人,在他們麵前談追求、談著作權無疑是對牛彈琴。

在他成立童氏的初期,盡管家裏已經傾盡所有地為他提供一切資金,然而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還是有限的,他不得不在社會上找那些肯投資的商人。那時候,他還想著會找到一些既喜愛建築又肯投資的人,然而事實證明他的想法十分愚蠢和天真。

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他還是選擇了做一個隨波逐流的人,讓那些不懂建築卻又肯花錢的商人加入了童氏。幾年下來,童氏迅速壯大的同時,也漸漸偏離了自己原先的設想。在這現實的社會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好在他的控股權還是最大,關係到他自己的事情還能自己做主,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很有選擇性地挑著項目來做,並不委屈自己做那些並不想做的商業項目。然而對於公司裏的其他人,他就必須為他們考慮更多,一個接一個的項目進來,他們像機器人一般做著毫無變化、毫無挑戰的項目,或許唯一帶給他們的便是金錢的滿足了。